• “十三五”環境科技創新專項印發 提12項重點任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18





      5月18日從科技部獲悉,“十三五”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印發,推進我國環境保護科技工作,旨在持續加大科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力度,強化科技創新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專項規劃提出發展目標,針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面向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以環境質量改善、風險控制與生態安全為重點,深化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環境健康、化學品安全、全球環境變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的基礎研究,突破一批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恢復、循環經濟、環境基準與標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等關鍵核心技術,形成面向重點區域環境問題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融合技術與機制創新,建立一支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工程應用、產業開拓人才互補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全力打造一批符合現代市場模式的、具有衍生復制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科技創新平臺與產業化基地,為我國環境污染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環保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專項規劃還提出十二項具體發展目標,其中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提出,深化大氣污染的成因及其健康影響研究,突破大氣污染監控、質量管理領域核心技術,構建我國區域霧霾和光化學煙霧防治技術體系,形成解決我國大氣復合污染問題的綜合技術方案。
     
      水污染防治。加強水處理與資源化、流域水生態管理領域基礎研究,建立低耗與高值利用的水污染綜合防控與修復、基于標準與效應協同控制的飲用水凈化、流域水生態智慧管理等成套技術,形成構建區域低耗處理與健康循環水環境系統的綜合技術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深化土壤污染過程、生態與健康效應、聯合修復機制研究,建立融“監測-預警-防控-修復”于一體的成套技術體系,推動修復技術應用工程化與材料設備標準化建設,形成我國分類防治土壤污染的綜合技術方案。
     
      專項規劃還提出重點開展12項任務,包括大氣污染成因與綜合控制、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土壤污染防治與安全保障、退化生態環境恢復與生態安全調控、廢物綜合管控與綠色循環利用、化學品風險控制與環境健康、環境國際公約履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環境基準與標準體系建設、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創新基地建設與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網絡構建等。
     


      轉自: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