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物流業貫穿一二三產業,銜接生產與消費。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意見》從七個方面提出了27項具體措施,部署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有關工作。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物流運營主體活力。優化道路運輸通行管理,今年內實現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全國聯網,鼓勵商貿、物流企業協同開展共同配送、夜間配送;規范公路貨運執法行為;完善道路貨運證照考核和車輛相關檢驗檢測制度;精簡快遞企業分支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深化貨運通關改革,今年內實現全國通關一體化,加快制定和推廣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
二是加大降稅清費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完善物流領域相關稅收政策,全面落實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科學合理確定車輛通行收費水平,選擇部分高速公路開展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做好收費公路通行費營改增相關工作;加強物流領域收費清理。
三是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加強對物流發展的規劃和用地支持;布局和完善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加強重要節點集疏運設施建設;提升鐵路物流服務水平,著力推進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提高鐵路貨運量占全國貨運總量的比重,探索發展高鐵快運物流,支持高鐵、快遞聯動發展,支持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園區、大型制造企業、物流企業等開展合資合作,推動解決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問題,大力推進物聯網、無線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在鐵路物流服務中的應用;推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發展取得突破;完善城鄉物流網絡節點;拓展物流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大型物流企業集團等設立現代物流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加強重要節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應用新技術新模式的輕資產物流企業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支持物流業發展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方案,支持銀行依法探索擴大與物流公司的電子化系統合作。
四是加快推進物流倉儲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提高運行效率。推廣應用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同、“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培育一批骨干龍頭企業;開展倉儲智能化試點示范;加強物流裝載單元化建設;推進物流車輛標準化,年內完成60%的不合規車輛運輸車更新淘汰,推廣使用先進車型。
五是深化聯動融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發展,對接制造業轉型升級需求;加強物流核心技術和裝備研發,推動關鍵物流技術裝備產業化,推廣應用智能物流裝備。鼓勵物流機器人、自動分揀設備等新型裝備研發創新和推廣應用;提升制造業物流管理水平。
六是打通信息互聯渠道,發揮信息共享效用。加強物流數據開放共享;推動物流活動信息化、數據化,推動跨地區、跨行業物流信息互聯共享;建立健全物流行業信用體系。
七是推進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優良營商環境。探索開展物流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選取部分省市開展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物流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破除制約物流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