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生產性服務,帶動更多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力爭通過5年的發展,基本形成服務結構合理、專業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服務行為規范、覆蓋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這是我國第一個定位支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專門文件。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與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需要相比,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仍面臨著服務的規模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程度不高的問題。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服務專業、競爭充分的原則,加快培育各類服務組織,充分發揮不同服務主體各自的優勢和功能。同時,鼓勵各類服務組織加強聯合合作,推動服務鏈條橫向拓展、縱向延伸,促進各主體多元互動、功能互補、融合發展。
針對土地規模經營的服務問題,《意見》指出,農業生產托管是服務型規模經營的主要形式,有廣泛的適應性和發展潛力。要總結推廣一些地方探索形成的“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農業共營制”等農業生產托管形式,把發展農業生產托管作為推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帶動普通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主推服務方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領、項目推動等措施,加大支持推進力度。(記者喬金亮)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