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 三年內車用乙醇汽油覆蓋全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16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同時,到2025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模化生產。
    yichunqiyou
    資料圖:車輛正在加注乙醇汽油(圖片來源:互聯網)
      根據《方案》,到2020年,我國將初步建立車用乙醇汽油的市場化運行機制,初步構建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創新體系,纖維素燃料乙醇5萬噸級裝置實現示范運行,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發展新政恰逢其時
     
      事實上,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在國內外并非新生事物。
     
      據不完全統計,2005-2016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產量從3600多萬噸增至近8000萬噸,乙醇汽油消費達到約6億噸,占世界汽油總消費的60%左右。強制性推廣乙醇汽油的國家和地區也從6個增至43個。其中美國、巴西、日本、印度等國先后設立專門機構,制定相關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生物燃料乙醇。
     
      資料顯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國,主要原料為玉米。2016年,美國生物燃料乙醇總產量超過4500萬噸。巴西是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第二大生產消費國,主要原料為甘蔗。目前,巴西生物燃料乙醇已替代了國內50%的汽油,使用量超過2000萬噸。歐盟早在1985年就開始使用乙醇含量5%的車用汽油,2016年,其生物燃料乙醇產量為409萬噸。
     
      據了解,“十五”初期,我國開始啟動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十一五”期間又陸續建成以木薯、甜高粱、纖維素等為原料的多個非糧燃料乙醇示范項目或產業化裝置。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1個省區(包括黑龍江、河南、吉林、遼寧、安徽、廣西6省區全境和河北、山東、江蘇、內蒙古、湖北5省區的31個地市)試點推廣乙醇汽油,生物燃料乙醇年消費量達到近260萬噸,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乙醇汽油消費量占同期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1/5。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輕紡部副主任樂有華認為,國內外推廣燃料乙醇實踐證明,燃料乙醇技術是可行的。“中國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技術已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乙醇汽油無論生產還是使用技術均已成熟,且安全可靠。”
     
      “從總體上看,到目前,我國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形成了以‘核準生產、定向流通、封閉推廣’為特征,符合國情和歷史發展階段、行之有效的中國推廣模式,為進一步推廣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且當前已經具備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時機和條件。”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說。
     
      《方案》一舉多得
     
      《方案》指出,以生物燃料乙醇為代表的生物能源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當前形勢下,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戰略意義。
     
      據了解,生物燃料乙醇具有可再生、環境友好、技術成熟、使用方便、易于推廣等綜合優勢,是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汽油組分。其推廣使用不僅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調控糧食市場,還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和區域經濟發展。基于此,中石化集團科技部原主任喬映賓表示:“我國應大力發展生物乙醇燃料。”
     
      數據顯示,試點以來,我國已累計使用乙醇2200萬噸,相當于減少原油進口3600萬噸。
     
      據了解,我國啟動燃料乙醇試點的初衷之一是解決當時大量“陳化糧”處理問題。糧食乙醇經歷“與民爭糧”的爭議在“十一五”時期被叫停發展后,現如今消納東北大量玉米庫存問題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一起,再次被提上國家重要議事日程。
     
      有專家指出,當前我國玉米庫存高企,僅糧食主產區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玉米庫存就超過2億噸,若不及時處理,會帶來一系列糧食質量安全問題。
     
      “10多年試點經驗已經證明,燃料乙醇是處理陳化糧的最佳渠道。根據2016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通過適當擴大燃料乙醇產能,消化當前玉米高庫存非常必要。”喬映賓說。
     
      對于社會一直顧慮的“與民爭糧”問題,車用生物燃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曉陽特別指出,從國內外實踐看,新世紀以來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的高速發展不僅沒有影響糧食安全供應,反而成為一個促進現代大農業規模化、集結化、集約化發展的有力助推器,更加保證了糧食質和量的安全。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從2016年開始,纖維素制乙醇進入全球產業化元年。有專家預計,2025年之后,纖維素有望成為生物乙醇燃料的主要生產原料。纖維素來源廣泛,其為我國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原料保障的同時,將可徹底消除“與民爭糧”的擔憂。
     
      “以目前國內每年可利用的秸稈和林業廢棄物超過4億噸量計,若將其中30%用于生產燃料乙醇,產量可達到2000萬噸。”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說。
     
      “首長負責”強力推進
     
      從產業發展情況看,試點期間國家給予燃料乙醇生產企業的補貼、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在2015年已徹底取消。但隨著2016年國際油價基本穩定在50美元/桶左右,以及玉米價格隨著臨儲政策的調整回歸市場化定價,2017年燃料乙醇企業仍普遍實現盈利。
     
      “按目前發展態勢,使用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在一定時期內會有比較好的利潤空間,無需國家財政補貼。”全國燃料乙醇企業聯席會議秘書長張玉輝認為,“纖維素乙醇因產業化剛起步,在商業化、經濟性方面還需要一定的國家支持。”
     
      “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既是國家戰略,又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將堅持問題導向,以燃料乙醇價格等矛盾較為突出的重點問題為突破口,合理兼顧產業鏈各方利益訴求,加快推進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證《方案》目標的實現,《方案》提出要“建立國家生物液體燃料推廣工作協調機制,成立國家生物液體燃料推廣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工作”,并明確“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實行屬地行政首長負責制”。
     
      另外,《方案》還重點加強了監督管理有關內容,特別強調要加強對生物燃料乙醇全產業鏈的全程閉環監管和實時在線監測,研究建立生物燃料乙醇產品生產、流通全過程可追溯制度等具體監管舉措。(仝曉波)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化實施方案印發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化實施方案印發

      近日,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印發,旨在推動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提高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鞏固和增強國際競爭優勢。
      2018-01-10
    • 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正式印發

      為落實《指導意見》,加快培育工業互聯網APP(以下簡稱工業APP),充分發揮軟件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
      2018-05-25
    • 《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解讀

      《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解讀

      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的目標任務。
      2018-05-28
    • 《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解讀

      《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解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這是工信部首次發布以網絡扶貧為主題的行動方案。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執行《實施方案》,方便全行業系統了解這項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
      2018-06-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