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對外發布了《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和《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征求意見稿)》(簡稱《目錄》)。《辦法》指出,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的企業,可依據評價結果按有關規定申請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及相關產業扶持等優惠政策。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云虎曾指出,2017年,我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約14億噸,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量約2.65億噸。《中國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5億噸。
《辦法》指出,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評價主要指對開展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種類、數量進行核定,對綜合利用的技術條件和要求進行符合性判定的活動。符合條件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應依據省級工信主管部門發布的實施細則,出具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報告,對評價報告負責,并承擔責任,接受監督。
《辦法》要求,通過《目錄》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提升綜合利用產品質量,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工信部也將根據工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水平、綜合利用產品市場應用情況、產品目錄的實施情況等適時調整目錄。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辦法》的制定是為了促進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范化、綠色化、規模化發展。開展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建立科學規范的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制度,加強公共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對于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相關優惠政策、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提高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研究員高樹婷表示,《辦法》詳細規定了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的管理機制、評價程序和監督管理措施,將為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的免稅政策提供依據。
已經實施的《環境保護稅法》也明確規定,納稅人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可享受免稅優惠。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完善固廢監管處置體系,加大處置設施建設力度,引導資源綜合利用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推進區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模化、高值化、集約化發展。(魏少平)
○鏈接
根據《國家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產品目錄(征求意見稿)》,化工廢渣(不含危廢)綜合利用為水泥、水泥熟料產品,需滿足《通用硅酸鹽水泥》《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等標準;綜合利用為銀、鹽、堿、聚乙烯醇等產品,需滿足《銀錠》《聚乙烯醇水溶短纖維》等標準。廢催化劑綜合利用為金屬和金屬氧化物產品的,需符合《高純鈷》《氧化鑭》《氧化鈰》等標準,且滿足下游企業對產品的成分要求。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