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等390項國家標準。此次發布的國家標準涉及公共安全、提升產品質量等多個方面,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緊密相關。
據悉,日前,由工信部會同公安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組織電動自行車相關科研機構、檢測機構、生產企業、高等院校、行業組織、消費者組織等方面的專家成立工作組,開展《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強制性國家標準修訂工作,修訂后的標準名稱為《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
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調整完善了最高車速、整車質量、腳踏騎行能力等技術要求,讓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據了解,《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緊扣強制性標準“保基本、兜底線”的根本定位,以引領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確保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所有道路交通參與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確保廣大消費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和堅持電動自行車的非機動車屬性為原則,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要求,規定電動自行車須具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不超過55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W、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V。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在有效提高產品安全性能的同時,也對生產企業的技術研發和質量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新標準實施后,能夠有效推動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和提升技術實力,健全檢驗檢測能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電動自行車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質量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
另外,在本批新發布的標準中,還有新制定的《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和類似器具的電磁兼容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運油車輛和加油車輛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機械安全生產設備安全通則》等多項國家標準。
據悉,圍繞落實新修訂的標準化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將與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通力協作,加強標準化工作,提高標準供給質量,保證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標準支撐。(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