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業和信息化部12月25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鏈條基本健全,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的應用得到深化,建設若干個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取得顯著突破,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成效顯著的典型示范應用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創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虛擬現實產業創新基地,初步形成技術、產品、服務、應用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到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球前列,掌握虛擬現實關鍵核心專利和標準,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虛擬現實骨干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應用服務供給水平大幅提升,產業綜合發展實力實現躍升,虛擬現實應用能力顯著提升,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
重點任務方面,意見指出,一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合作,推動虛擬現實相關基礎理論、共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堅持整機帶動、系統牽引,圍繞虛擬現實建模、顯示、傳感、交互等重點環節,加強動態環境建模、實時三維圖形生成、多元數據處理、實時動作捕捉、實時定位跟蹤、快速渲染處理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快虛擬現實視覺圖形處理器(GPU)、物理運算處理器(PPU)、高性能傳感處理器、新型近眼顯示器件等的研發和產業化。
二是豐富產品有效供給。面向信息消費升級需求和行業領域應用需求,加快虛擬現實整機設備、感知交互設備、內容采集制作設備、開發工具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分發平臺的研發及產業化,豐富虛擬現實產品的有效供給。
三是推進重點行業應用。引導和支持“VR+”發展,推動虛擬現實技術產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行業領域的應用,創新融合發展路徑,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拓展虛擬現實應用空間。
四是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依托行業龍頭企業、行業組織和金融機構等其他第三方機構,面向虛擬現實產業發展需要,建設和運營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攻關、資金支持、成果轉化、測試推廣、信息交流、創新孵化等服務,推動構建集規模化創新、投資、孵化和經營為一體的虛擬現實生態系統,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五是構建標準規范體系。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導支撐作用,建立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健全虛擬現實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標準體系頂層設計,著力做好基礎性、公益性、關鍵性技術和產品的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工作,有效支撐和服務產業發展。著力推動標準國際化工作,加快我國國際標準化進程。
六是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強化虛擬現實系統平臺安全防護能力建設。研究針對虛擬現實的攻擊監測及防御技術,推動針對虛擬現實重點產品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強安全威脅信息共享,及時發布虛擬現實安全漏洞風險和預警信息,推動政府、行業、企業間的虛擬現實安全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
意見還要求,緊密結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利用現有渠道,創新支持方式,重點支持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對產業發展情況的跟蹤監測和發展形勢研判。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符合虛擬現實產業特點的融資業務和信用保險業務,進一步拓寬產業融資渠道。鼓勵重點地區、重點行業企業,瞄準特色應用需求,加快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和行業解決方案應用。支持地方、企業組織實施虛擬現實應用項目,探索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及時總結優秀案例和發展經驗向全國推廣。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基地,引導虛擬現實企業向基地集聚。加強虛擬現實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互動,提升全球資源聚合能力,加快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支持虛擬現實企業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建立以專業化、市場化為導向的海外市場服務體系,提高產業國際化發展能力。
轉自: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