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將推動福州和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建設,2014年起福廈保障房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015年福廈公交出行比例達到30%,福州主城區防洪潮標準將達200年一遇……福建省政府昨日印發《積極推進城鎮化發展十二條措施部門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明確要進一步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加快推進大都市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建設。
推動福州和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建設
通知要求,要充分發揮同城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用,推動福州和廈漳泉兩大都市區建設。2013年全面完成設區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支持中心城市將周邊聯系密切的市、縣和鄉鎮納入規劃統一實施,有序拓展城市空間,實現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與人口增長相匹配。
福建省政府要求要實施“大城關”戰略,引導產業、人口等要素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十二五”末全省18個縣城人口規模達到10萬人以上,20個縣城達到5萬-10萬人。加快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盡快形成連片示范區,打造一批可學可看可推廣的樣板,率先建成中小城市、中心城市重要組團、縣市域次中心或新型中心鎮。要求各設區市每年要集中打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中心鎮5個以上和宜居新村10個以上。
同時,要有序引導農村住宅、人口、產業向小城鎮集聚,培育發展各具特色的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游名鎮、歷史文化名鎮等。
后年起福廈保障房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從2014年起,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項目、廈門和福州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支持10萬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區、2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公共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規劃設計,力爭到2015年全省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
福建省將提高建筑質量,發展綠色建筑,力爭2015年城市、縣城全部達到國家或省級園林城市縣城標準,基本形成覆蓋全省的綠道網絡。全面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配套、特色明顯的村鎮住宅小區建設試點,力爭舊村莊和公路鐵路沿線景觀三年“大變樣”。
2015年福州公交出行比例達到30%
福建省政府要求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實施福州、廈門公交都市,到2015年福州、廈門兩大城市公交出行占機動化出行比例分別達到30%、36%,其他設區的市公交出行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18%。
同時,要加快福州地鐵1號、2號線和廈門地鐵1號線等中心城市地鐵建設,“十二五”基本建成福州、廈門、泉州等中心城市繞城高速公路,全面完成5個既有機場擴能工程,建成三明沙縣機場,加快廈門新機場、福州機場二期、武夷山機場遷建等項目建設。
將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注重完善城市干道與高速公路、國省干線的聯系,提高道路網密度,2015年全省大中城市7米以上寬度的道路網密度達到7公里/平方公里。
福州主城區防洪標準要達200年一遇
在完善市政基礎設施方面,我省將改造提升排水管網、排澇河道和泵站,提高城鎮防洪潮排澇能力,福州主城區防洪潮標準達200年一遇,其他設區的市城區50年-100年一遇,縣市城區20年-50年一遇。設區市的舊城區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以上,城區20年一遇以上;縣市舊城區5年-10年一遇,新城區10年一遇以上;條件較好或重要地區可適當提高標準。
此外,將開展餐廚垃圾處理試點,到2014年實現垃圾焚燒處理的市縣中轉設施覆蓋率達70%,到2015年城市含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5%和95%,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的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來源:東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