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鐘表暢銷全球市場 產業品牌缺失謀轉型升級


    時間:2012-12-05





    漳州鐘表企業推出自主品牌,沖擊更高端市場 昨日,漳州宏源表業有限公司與法國時尚電視臺以下簡稱FTV簽訂戰略合作協議。FTV向宏源表業授予在全球市場的特許權,以獨家基準制造及分銷FTV品牌的手表。作為漳州鐘表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宏源表業希望通過與國際時尚巨頭合作,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與國際品牌競爭。

    鐘表產業已是漳州支柱產業之一,并在全球市場上占有大量份額。今年11月17日,漳州獲評“中國鐘表之城”。但是,在這份光鮮背后,藏著隱憂。由于長期以來料加工和貼牌生產為主,漳州鐘表產業品牌缺失,附加值低,徘徊在低端市場。隨著市場形勢變化,生產成本提高,利潤下降,轉型升級,打造自主品牌,勢在必行。

      漳州市鐘表同業公會會長邵躍明稱,打造自主品牌,必須做很多以前不用管的事情,比如建立銷售渠道網絡、營銷方式、售后服務體系、長期打造品牌的系統等。這些都離不開人才,而人才正是目前最大的瓶頸。漳州從“鐘表之城”到“鐘表名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光鮮】

      中國鐘表之城 全球占有率高

      鐘表行業是漳州的傳統特色產業,早在明末清初就由歐洲傳入。目前,漳州擁有鐘表企業200多家,大型企業30余家,從業人數兩萬多人。產業鏈也較為完整,石英鐘表所需的機芯、表芯、塑料配件、秒針、外殼、電子元件、包裝等一應俱全。漳州已形成多個產業聚集區,其中以薌城和龍文為代表。

      漳州市鐘表同業公會會長邵躍明介紹,早些年,企業通過代工起步,積累了一些資本,又逐漸培養出了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進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之后,企業又將自己設計制造出的產品,與大品牌合作,以貼牌生產的形式發展壯大,提升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

      最新數據顯示,漳州石英鐘產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60%,全球30%;石英鐘機芯產量占全國50%,全球25%;手表產量占全國10%,全球3%。產品90%以上外銷,出口區域覆蓋165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高達15億人民幣以上,出口創匯近億美元。

      如今,漳州已是全球最大的石英鐘、石英鐘機芯生產基地。今年11月17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鐘表協會授予漳州“中國鐘表之城”的稱號。

      【隱憂】

      自主品牌缺失 徘徊低端市場

      “成為中國鐘表之城,并不代表漳州鐘表行業就已經非常強大。”邵躍明一語點破目前漳州鐘表行業發展面臨的尷尬,而宏源表業的嘗試也正是基于這種背景。

      邵躍明分析,漳州的鐘表行業從來料加工到貼牌生產,技術不斷提升,但利潤率卻不斷降低,就是因為沒有自主品牌。“中小企業只要成本控制得好,產品更新得快,也有生存的空間,但會做得比較辛苦,因為命脈掌握在客戶手中。而大型企業繼續靠貼牌生產,完全沒有優勢。”

      一業內人士透露,同是鐘表制造基地的深圳,目前已擁有依波、飛亞達、天王、霸王4個“中國名牌”。沒有國際化的品牌支撐,漳州的鐘表企業只能占據低端市場,依靠低成本戰略拓展業務。因此,盡管從量上看,漳州鐘表行業在世界市場占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不斷嚴峻的形勢變化,已經觸動了不少鐘表企業。

      上述人士稱,1998年至2010年,是漳州鐘表業的高速發展期。大多企業的生產規模、生產能力、資金積累都得到快速提升。但近年來,隨著我國調整出口政策,特別是出口退稅率調低、匯率快速走低、新勞動法強硬推出等;又加上各種原輔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大提高

      漳州鐘表行業的生產成本同比平均上浮高達25%,導致利潤大幅下跌,產值除去成本后剩下的不足1/4。而企業的研發與營銷成本甚至達不到總產值的1/10。

      【轉型】

      國內需求擴大 升級契機利好

      “現在大一些的鐘表企業都意識到打造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意義,積極謀劃轉型升級。”在邵躍明看來,這是大型鐘表企業要繼續發展的唯一道路,目前的契機也很好。

      這幾年,雖然國際經濟形勢十分嚴峻,但漳州的鐘表行業比較平穩。國內零售業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國內需求擴大,是我們很有力的支撐,我分析今后10年至20年,中國鐘表行業外部環境是利好”。

      邵躍明介紹,漳州的鐘表產品在國際上占有率極高,尤其是亞非拉國家,能占據半壁江山。同時,在歐美市場上占有率也在1/3左右,表明了漳州鐘表在全球的顯赫地位。這些也為行業的轉型提供了很有力的支撐。

      邁向鐘表名城 最缺的是人才

      當前,漳州大型的鐘表企業都在謀劃轉型升級,打造自主品牌。但面對世界名表一兩百年的歷史,這些企業剛剛起步,想要立足世界,困難重重。邵躍明坦言,目前最大的瓶頸不是資金,而是人才。

      他說,打造自主品牌,必須構建營銷網絡系統,而在以前,這些是不用管的。這不但需要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還要有銷售渠道網絡,建立營銷方式、售后服務體系、長期打造品牌的系統等,這些都離不開人才。

      漳州要從中國鐘表之城邁向鐘表名城,就必須突破人才制約這個瓶頸,也是民營企業要做長久的必走之路。

      政府多項政策 扶植產業做強

      在邵躍明看來,漳州形成目前的鐘表產業格局,除了企業自身的打拼外,與政府的重點扶持和整體產業規劃分不開。

      早在2004年,漳州就成立“漳州市家具、鐘表產業發展促進辦公室”,正式把鐘表業列為“工業興市”的支柱產業予以扶持。

      2007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又再次提出“海西鐘表名城”戰略規劃,把鐘表行業列為重點扶持發展的五大特色產業之一。

      去年,《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再次提出,要以打造中國鐘表產業基地為目標,以薌城、龍文為中心,做大做強鐘表產業集群。

      漳州

      石英鐘產量全國60% 全球30%石英鐘機芯產量全國50%全球25% 手表產量全國10%全球3%

      石英鐘產量

      全國60%

      全球30%

      石英鐘機芯產量全國50%

      全球25%

      手表產量

      全國10%

      全球3%

    來源:東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