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特區中的特區”象嶼保稅區二十年創奇跡


    時間:2012-11-29





    福建新聞網廈門11月28日電 始終扮演廈門經濟特區“先行者”角色、被譽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廈門象嶼保稅區,自1992年獲準建設20年來,先行先試,屢創奇跡,探索出一條中國式自由貿易園區發展之路。廈門市各界28日集會慶祝象嶼保稅區建設20周年。廈門市長劉可清稱,象嶼保稅區20年來,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創造了10多項內地“率先”、40多項福建第一,成功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自由貿易區發展之路,促進了廈門乃至福建的改革開放。

      象嶼保稅區1992年10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這是鄧小平關于“廈門可以實行自由港某些政策”戰略構想的實踐運用,讓廈門對外開放躍升到一個新水平。

      象嶼保稅區如今已從當年0.63平方公里的單純保稅區,發展成為目前包括象嶼保稅區一期、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二期、廈門航空港工業與物流園區及東渡港區五大片區,總面積9平方公里,保稅與非保稅物流并舉,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城市物流與區域物流互動的現代物流園區。

      象嶼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林樹溪介紹說,在當前國際市場持續走跌、國內市場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之下,象嶼保稅區在去年保持10.3%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今年1-10月繼續保持28%的飛速增長,位居全國同類區域前列。

      象嶼保稅區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從保稅倉儲物流發展到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在全國保稅區獨樹一幟。這一轉型使象嶼保稅區積攢了抵御風險、抗擊風暴的能力,在金融危機橫行全球、經濟一片蕭條的年份里,依然保持了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飄紅的業績。

      統計數據顯示,20年間,該園區累計引進企業2800多家,實現進出口額380億美元,工業產值130億元人民幣,港口集裝箱吞吐量1830萬標箱,引資總額22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5億美元,財政收入35億元,成為廈門百億產業聚集區、海西重要國際物流中心和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區域。

      2011年12月,國務院批復實施《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同意“在廈門劃定特定區域建設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廈門由象嶼保稅區牽頭實施,以廈門翔安南部為核心興建規劃面積約156平方公里的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

      目前,象嶼保稅區正全力推進這一大陸首個以兩岸產業深度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示范區,外界稱之為再造一個兩岸攜手合作的產業發展新“特區”。

    來源:福建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