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發展海峽藍色產業帶 打造兩大核心區


    時間:2012-11-02





      《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獲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印發了《規劃》,這是國務院批準的第四個試點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今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詳解《規劃》內容。

      省發改委主任、省海洋辦主任鄭柵潔,省海洋漁業廳廳長劉修德,省發改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芊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部務委員、省政府新聞辦主任盧承圣主持。

      據了解,該《規劃》是“兩規劃一方案”頒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謀劃全國海洋發展戰略布局、進一步推動福建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是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福建海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重大歷史機遇。

      明確“五區一基地”定位

      《規劃》提出了兩階段奮斗目標。到2015年,福建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以上,海洋生產總值達到7300億元;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形成若干以重要港灣為依托,布局合理、優勢集聚、聯動發展的海洋經濟密集區。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經濟強省,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形成,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和教育水平居全國前列。

      《規劃》立足福建海洋經濟發展中的綜合優勢,明確了“五區一基地”的發展定位,即:深化兩岸海洋經濟合作的核心區、全國海洋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重要基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集聚區、全國海灣海島綜合開發示范區、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創新海洋綜合管理試驗區。

      十一方面政策支持

     《規劃》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合理布局,有序推進海岸、海島、近海、遠海開發,突出海峽、海灣、海島特色,著力構建“一帶、雙核、六灣、多島”的海洋開發新格局。即:打造以若干高端臨海產業基地和海洋經濟密集區為主體、布局合理、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力的海峽藍色產業帶,把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建設成為提升海洋經濟競爭力的兩大核心區;推進以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六大重要海灣為依托的海洋經濟密集區建設,加強平潭、東山等特色海島保護開發。

      同時,《規劃》從七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及工作重點,即: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強化海洋資源科學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加強沿海基礎設施和海洋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深化閩臺海洋開發合作、推進海洋經濟對內對外開放、健全海洋科學開發的體制機制,并賦予了投資和財稅、金融、園區、產業、科教、人才、用海、環境、海島、對臺、開放等十一個方面的支持政策,這將為促進福建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七個重點領域支持

      據介紹,為推動《規劃》的貫徹落實和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批復了《福建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試點方案》以《規劃》為依據,從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強化海洋科教人才支撐、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兩岸海洋經濟深度合作、提升開放型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完善海洋綜合管理體制等七個重點領域,支持福建積極探索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爭取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為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記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間,福建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7%,比同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高2.9個百分點。2011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4419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9.7%,海洋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同時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也進一步壯大,海洋生物、海工裝備等新興產業也在加快發展。

    來源:東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