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3臺跑步機,其中就有1臺是“廈門造”。盡管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但“廈門造”的健身器材出口卻實現了逆勢上揚。不過,出口商也正面臨利潤大幅下滑的境地。出口訂單全線增加“今年,不少廈門的健身器材出口企業,訂單都漲了30%以上。”廈門康佳樂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悉,在短短數年前,該公司就從原來僅上百萬美元的年出口額,迅速增加到現在的5000多萬美元。
“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鋼宇的健身器材出口依然上漲,僅跑步機訂單,就逾75萬臺,占到了全世界60%的市場份額。”廈門鋼宇工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根據廈門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廈門健身器材的出口貨值,占全國同類出口產品的四分之一,2012年上半年仍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較去年同比增長30%。據悉,目前,廈門是全國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基地,有健身器材出口生產企業80多家。“其中,廈門跑步機的出口額高達數億美元,出口占比份額相當驚人。”廈門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士透露,“世界上的3臺跑步機,其中就有1臺是廈門制造。”
“搶”走江浙訂單
盡管全球經濟持續不景氣,但“廈門造”的健身器材,卻實現了逆勢上揚。據廈門市體育用品協會秘書長蔡文勝透露,訂單激增的原因,一方面是廈門制造商注重提升技術與品牌,受到國外顧客青睞。“過去,廈門制造商一直跟江浙一帶商家競爭,‘價格戰’此起彼伏,也很痛苦。”蔡文勝告訴記者,而現在,受金融危機影響,江浙一帶不少低端的制造商倒閉,廈門則借機將其訂單“搶”過來做。
同時,今年廈門健身器械生產廠家拓展市場力度也相當大。“尤其是東南亞等新市場,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在遞增。”蔡文勝說。
利潤大幅下降
雖然出口成績頗為亮眼,但問題也并非沒有。“這兩年來,這行的利潤越來越低。”廈門一家大型健身器材出口商告訴記者,中國企業缺乏品牌和設計優勢,受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等影響很大,這兩年來,公司的出口利潤下降了50%以上。
“全球健身器材市場的平均利潤率在20%以上,而我們的健身器材,僅有15%的平均利潤率,近年來還不斷下滑。”另一家廈門健身器材出口商告訴記者。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外客戶不少是沒預付款的,得依靠自有資金先期生產。“一筆訂單至少得有兩個月的資金占用。”這位人士說,“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運轉,就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訂單丟掉。”
相關新聞
首個出口健身器材質量示范區同安開建
“中國首個出口健身器材質量安全示范區”昨日在廈門主要的健身器材聚集區———同安區開建。群鑫、康樂佳等7家企業被授予首批出口健身器材示范企業稱號。據悉,目前同安已成為廈門主要的健身器材聚集區,該區的健身器材出口約占廈門的40%,全國的10%。
來源:東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