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將分三步走,年內突破重點,樹立典型;明年明顯改善,形成亮點;后年整體提升、煥然一新。
三大行動達成五大目標
整治重點將實施規劃引領、新區突破、市容整治三大行動,理清城市發展脈絡,改善城市形象,彰顯城市特色,提升市民幸福感,努力把福州建設成“精致、秀麗、綠色、清新”的現代都市,展現“人文福地、山水州城”的風采。
——城市布局更合理。鼓臺中心區建設容量有效控制,人口有序疏解,功能有機更新。東擴南進邁出實質性步伐,新區都市氣息更加濃厚,濱江濱海大都市空間格局初步形成。馬尾新城核心組團—三江口新區粗具規模,閩江東段區域形成新亮點,晉安新區建設取得突破,南嶼高新區和“兩園”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城市特色更鮮明。三坊七巷、上下杭和煙臺山等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有效保護和利用,歷史中軸線地位進一步凸顯,歷史名城風貌有效保護并充分展現。顯山露水工程取得新成效,山水城市格局進一步彰顯;溫泉資源深入挖掘,中國“溫泉之都”內涵充分體現。
——城市環境更優美。整治城區內河水系,主要河道實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閩江兩岸標志性景觀走廊形成。提升城市綠化水平,構建山水相連綠色網絡,城市慢行系統初步形成。改善城區道路景觀,主要道路通暢整潔,沿線建筑清新精致。社區環境普遍改善。
——城市交通更有序。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骨架形成,支路建設快速推進,初步形成結構合理的路網體系。公共交通更加快速便捷,地鐵1號線發揮聯系區間交通主導作用。各種交通違規現象明顯減少,交通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整治突出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此次整治將突出抓好十個方面工作,力爭通過2年~3年努力,實現福州市城市環境面貌徹底改觀。
一是加快完善與提升規劃。要組織實施規劃大會戰,對現有規劃及其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完善提升,包括福州大都市區發展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同時,建立更加開放的規劃設計市場,吸引各路精英參與福州市規劃編制。
二是全力突破以馬尾新城建設為核心的新區建設。老城區要做減法,多拆少建,疏導人流,緩解老城的交通等壓力。新區方面,在抓好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海峽奧體中心、火車南站、火車北站周邊、新行政辦公區等城市組團以及中央商務區、海峽金融街、晉安新城等新功能區建設的同時,重點要全力突破馬尾新城建設。
三是精心打造5大走廊景觀。主要包括八一七路中軸線、閩江城區段、烏龍江城區段、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沿線等,整治視覺景觀,合理組織交通,使五大走廊成為支撐城市景觀體系的主要骨架。
四是大力提升城區主要道路景觀。主要包括林浦路、福峽路、浦上路、金山大道、福馬路、福飛路等城市出入口通道,二環路、三環路和環路連接線,五一五四路、六一路、白馬路、江濱路、福馬路、國貨路、楊橋路、華林路等城區主干道,盡快實現沿線凈化靚化、綠化彩化、設施齊全、秩序井然。
五是重點整治14個片區環境。包括火車南站、火車北站、長樂機場等3個交通樞紐地區,海峽會展中心片區、海峽奧體中心片區、北江濱商務區、海峽金融街、晉安橫嶼片區等5個新功能區,屏山—冶山—西湖片區、“兩山兩塔兩街區”、上下杭及江濱片區、煙臺山片區、馬尾船政文化片區、鼓嶺休閑度假區等6個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區,逐步打造成展示福州城市形象的靚麗窗口。
六是持續推進新店河、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南臺島、磨洋河5大內河水系整治。要全面開展城區107條內河整治,實現“水清、河暢、路通、景美”的目標;同時依托主要內河構建城市“綠道”體系與慢行系統,完善沿河休閑配套設施。
七是抓好“四綠”工程建設和“點、線、面”攻堅計劃試點。重點抓好中心城區主要路段、重點街區的園林綠化,做到能綠則綠、拆違建綠、拆墻透綠、見縫插綠、屋頂布綠;新建飛鳳山、清涼門、城門山、古城山、牛港山、光明港6個公園,改造提升南公園、金雞山公園、西湖—左海3個公園。
八是有效改善居民社區的環境品質。加快推進舊住宅區、城中村改造和環境整治,進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為居民創造更為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要全面推進無物業小區改造,加快解決無物業小區問題。
九是堅決打好城區交通秩序整治攻堅戰。結合開展城區交通文明宣傳和交通秩序整治活動,爭取年內取得明顯成效,打造更加便民的綜合交通體系。
十是全面加強違法建設清理和市容環衛管理。
來源:東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