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鷺江道鎮海路—廈禾路段下穿通道的規劃方案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但下穿通道建設周期長,短期內鷺江道的擁堵問題仍難以緩解,施工也可能導致更擁堵的情況。這個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思考。 “建議廈門發展海上公交,分流鷺江道的人潮,緩解鷺江道輪渡一帶的擁堵。”昨日,省政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致公黨廈門市委副主委鄭幸紅向本報記者提出了她的新視角。他們還將繼續深入調研,形成更具體的建議。
五大原因致擁堵
鄭幸紅是鼓浪嶼人,常常回鼓浪嶼。她發現,這幾年鷺江道越來越堵,特別是節假日,擁堵的現象更為嚴重。鄭幸紅經過認真分析,覺得主要有五大原因。
首先,車輛從鷺江道可以經演武大橋開到成功大道和環島路,沿途風光也比較好,很多本地車輛經常選擇從這里走。
其次,輪渡站是公交大站,停靠的公交車多,經常有公交車并列停靠,占用多個車道,而且鷺江道輪渡一帶,短短一段路內,就有兩個公交車調頭點,公交車車身長,調頭時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第三,由于鷺江道一帶停車較難,外地自駕游車輛找不到停車位時,經常隨意停車或兜圈子等車位。
第四,還有旅游大巴,在等待接游客的過程中,往往在道路上停留時間過長而造成交通擁堵。
最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廈門島來往鼓浪嶼目前主要依靠輪渡碼頭和旅游客運碼頭,都集中在鷺江道這一段,不管是乘坐旅游大巴還是公交、的士、私家車,市民、游客也一定要在這里上下車。
已具備一定條件
“鼓浪嶼有多個碼頭,而船回到廈門本島,只有兩個碼頭在進出游客,其實廈門的碼頭有不少,能不能好好梳理一下,充分發揮這些碼頭的功能?”鄭幸紅建議,廈門可以嘗試開通海上公交,讓船只在各碼頭之間運送市民游客。
廈門有輪渡碼頭、和平碼頭、旅游客運碼頭、第一碼頭,五通碼頭,海滄還有嵩嶼碼頭,此外還有一些碼頭目前沒有客運功能。廈鼓水域目前只有輪渡和快艇,水域環境好,有空當。鄭幸紅說,這些都是發展海上公交的有利條件。
海上公交自身也有許多優點,投入少、周期短、影響小,主要是對現有資源的挖掘,基礎設施建設少。
海上公交開通之后,相當于在環島路之外再構建一條海上的環島旅游和“公交”線路,既能夠緩解廈門島西部南北方向的陸路交通壓力,又能夠把零散的海洋資源串起來。
一旦實現,鼓浪嶼也將成為廈門真正的旅游中心。鼓浪嶼將從終點站變成中間站,游客可以通過這里向海滄、五緣灣、火燒嶼等周邊輻射。
可吸引本地乘客
如果要發展海上公交,那各個碼頭都將成為停靠場站。除了游客以外,海上公交還需要方便、快捷,以吸引大量本地客流。
鄭幸紅說,對現有的碼頭要改造和提升,在海陸交通的接駁、疏散等細節上,要精心設計,可使用E通卡實現換乘,這樣使海上公交有吸引力,從而減少部分經過輪渡的公交線路,減輕輪渡主干道的交通壓力。
對自駕游鼓浪嶼的群體,可以結合五緣灣自駕游集散中心的建設,打造五通客運碼頭—鼓浪嶼的海上公交線路,分流部分經過輪渡一帶的游客。
此外,去鼓浪嶼的游客,返程還是回到廈門本島。鄭幸紅提出,可以讓他們通過海上公交線路,游完鼓浪嶼后乘船去海滄,既能夠推動海滄旅游的深度開發,也能夠改善因為旅游大巴接送游客而造成的交通擁堵狀況。
相關鏈接
最有名的海上公交:香港天星小輪
中國最有名的海上公交,要數香港的天星小輪了。天星小輪在香港維多利亞港提供渡海公共交通服務,載客來往香港島及九龍半島,每隔數分鐘或十多分鐘便有一艘開往對岸。
這是香港最廉價、最優質的觀光項目之一。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曾把搭乘天星小輪游覽維港兩岸譽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
近年來,雖然有地鐵等其他交通工具競爭,但天星小輪仍然憑著低票價、不堵車、可欣賞風景的優勢,吸引大量乘客。
據了解,青島、大連等海濱城市,也在積極醞釀開通海上公交線路。
來源:廈門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