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著力建設民營經濟“生態特區”


    時間:2012-02-07





    "福建的投資環境有望發生大的改善。"這是參加完2月1日在福州舉行的福建省異地商會企業家代表新春懇談會后,與會代表的一致觀點。這種高度統一的見解,源于省長蘇樹林的一番表態--福建將按照省委書記孫春蘭提出的"把環境作為對外開放第一競爭力"的要求,為企業家在閩投資興業創造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好的服務。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經濟社會之所以能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源于民營經濟強有力的支撐。剛剛過去的2011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1640億元,占全省GDP的66.5%;民營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68.1%;民營出口占全省出口總額的40.6%;民營企業繳納稅收占全省稅收收入的60%以上。"對福建來說,民營經濟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閩商已成為福建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民營經濟的作用和閩商的地位,蘇樹林如是肯定。

      特殊的作用和地位讓福建省委、省政府對發展民營經濟更加重視。自去年4月到任以來,短短8個月,蘇樹林就多次與企業家面對面,調研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的發展情況。而國有企業的任職經歷,讓他更清楚企業需要什么,怎樣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在去年9月的一場座談會上,當有企業家提出是否能在春節后舉辦一場聚會時,蘇樹林當即支持。據記者了解,舉辦福建省異地商會企業家代表新春懇談會,這在福建尚屬首次。

      "建設民營經濟發展的樂園,打造民企成長的生態特區"

      "福建的各級黨委政府將永遠做閩商的后盾,我們要全力建設民營經濟發展的樂園,打造有利于民營企業成長的生態特區,把民營經濟的品牌擦得更亮。"蘇樹林肯定地表示。他告訴與會的企業家,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場實實在在的行動。如何讓這一目標"著陸",福建將從"四個良好"入手:

      一是形成良好的政策支持。福建全面貫徹國務院先后出臺的兩個"36條",全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特別是去年,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福建省委、省政府及時研究制定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29條意見、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10條政策、促進工業穩定增長的兩個6條辦法和扶持小微企業的12條措施。今年春節期間,省政府還專門研究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7條意見,著力解決企業在項目審批、融資、用地、用工、用電、營銷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二是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務。福建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公務人員切實摒棄"官本位"思想,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政策服務、管理服務、信息服務和辦事服務,讓人民群眾和企業家發出源自內心的笑。

      三是培育良好的產業環境。福建正全力以赴抓龍頭、鑄鏈條,培育十大新增長區域,加快建設大項目、培育大企業、構筑大基地、塑造大品牌,加快建立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為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提供配套支撐。

      四是創造良好的生活依托。福建將努力搞好城鄉建設,探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建設員工公寓,著力在社保、就醫、就學等方面為企業員工提供服務,營造能留住人的環境。

      "落實民企多項同等待遇,全力支持民企參與公平競爭"

      為讓與會的企業家代表全面了解福建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和舉措,主辦方特意將有關材料匯編成冊,發至每位與會代表的手中。在這些材料中,有幾段話讓與會代表們倍感激動。而這些話,恰恰來源于蘇樹林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進一步開發閩商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工商聯、行業協會和各地閩商會的作用,大力吸引閩商回歸。堅決依法清理、取消各種限制性規定,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落實民營企業在融資、招投標、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營造民營企業參與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管理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

      "這些內容是我特別要求加上的。"蘇樹林告訴在座的每一位企業家代表。其用意,就在于向大家傳遞這樣一個信號:發展民營經濟,扶持民營企業,福建將不遺余力。

      這一決心很快在現場得到了驗證。就在懇談會即將結束時,蘇樹林對在座的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說,"15位發言代表圍繞福建經濟發展、改善投資環境、加強政企聯系、企業融資及''回歸工程''、民企項目洽談會等提出了許多積極的意見和建議,回去后務必要認真整理研究、充分吸納,并拿出具體的措施和辦法。"

      現場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好的機遇,好的項目,首先想到的是閩商"

      更讓與會企業家代表感動的是,作為一省之"長",蘇樹林對他們的發展時刻牽掛于心。

      "福建是根,福建是家。樹高千尺不離根,人行萬里要回家。"蘇樹林用自己所做《閩鄉情》一詩中的這兩句話,意味深長地對與會的企業家代表說,樹木在本土好生長,根深葉茂、葉落歸根,肥沃根土、固本培源。大家都是福建人,對家鄉最有感情最熟悉,在本鄉本土發展最符合心愿最理想。人行萬里要回家,大家的家正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機會、越來越有前景。

      他進一步解釋這三個"越來越"的具體內容,"當前,福建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全省上下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全力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加快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已如和煦的春風撲面而來。一是中央支持福建發展的機遇,二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機遇,三是發展實體經濟的機遇,四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機遇。可以說,無論大氣候、小環境,都有利于福建民營經濟發展"。

      "福建的機遇,就是閩商的機遇。我們有好的機遇、好的項目,首先想到的是閩商,想到的是福建本土的企業和在外創業的福建鄉親。希望大家更多地把家鄉納入事業拓展的戰略重點,充分利用福建的天時、地利、人和,推動新一輪創業。"言語中,蘇樹林飽含真情。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