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項成績居全國前列!福建奮力打造文化繁榮新地標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6





      12月24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召開福建省“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奮力打造文化繁榮新地標),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十年來


      福建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守正創新、擔當作為


      在新福建建設中


      書寫了生動壯美的文化篇章


      推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等系列長篇通訊17篇,《擺脫貧困》重印再版并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語種發行。


      加強對全省1831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4.3萬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的系統保護。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送王船”等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新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2項。


      共有37部作品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持續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53部作品榮獲文華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中國曲藝牡丹獎、電視劇飛天獎等全國性大獎。


      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3年的813.97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2576.05億元,增長2.16倍,占GPD比重從3.8%提升到5%,居全國第5位。


      現有規模以上文化企業3655家,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563.48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文化新業態企業實現營收1483.17億元、同比增長39.9%,高于全國平均增速29.9個百分點。


      發布會上


      相關部門還作了以下介紹


      福建不斷傳承弘揚紅色文化——


      推進70個重點項目建設,長汀、寧化兩地完成41處革命文物保護修繕。


      推出閩劇《生命》、歌劇《松毛嶺之戀》、電影《古田軍號》、電視劇“紅色三絕”系列等一批文藝精品,有的榮獲“五個一工程”獎。


      遴選300堂大中小學思政精品課,建設“百年初心 紅色八閩”等96個研學實踐點。


      福建精神文明建設扎根基層、貼近群眾——


      截至目前,福建省累計獲評“時代楷模”9名、全國道德模范19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63名,69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福建省現有14個全國文明城市,地級以上城市占比89%,居全國第三位。


      福建是文化資源大省,也是旅游資源大省——


      福建擁有5個世界遺產地,10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145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全國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0多處。累計創建12家13處國家5A級景區,是全國第二個實現“市市有5A”的省份。


      據測算,2023年全省實現文旅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旅游總人數突破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超6300億元,同比增長13.1%和19.5%,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42.7%和22%,均創歷史新高。


      福建推進“閩派”文藝精品創作——


      去年,在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全國15朵“梅花”福建摘得兩朵,蟬聯十一屆戲劇“梅花獎”;取得中國音樂“金鐘獎”美聲組第一名的歷史最好成績。


      今年,兩首歌曲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實現十一屆蟬聯;還先后捧得曲藝“牡丹獎”、攝影“金像獎”等殊榮,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中漆畫入選作品居全國首位。


      此外


      福建各地奮力打造


      文化繁榮新地標


      福州——


      近年來,福州市打造了一批文旅地標。三坊七巷獲評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煙臺山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船政文化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成為展示閩都文化活力的會客廳。


      持續打造“文化中軸”“詩畫閩江”“魅力海濱”文旅軸線,推進世界茶文化交流港等文旅項目,推動鼓山、船政景區打造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廈門——


      6萬座的白鷺體育場和1.8萬座的鳳凰體育館正式開張。中國電視飛天獎、星光獎首次在廈門舉辦,中國數字音樂基地和年度盛典落戶廈門,成功舉辦世界田聯鉆石聯賽和2026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


      各類營業性演出超3.5萬場次,平均每天近百場。全年大型演出活動將達60場次,預計票房收入將達8.5億元,帶來綜合經濟效益近100億元。


      漳州——


      今年“五一”、國慶假日期間,以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漳州古城為主體的閩南文化體驗游吸引客流量約232.3萬人次。


      推動閩南文化可見、可感、可觸及。使“講閩南話、唱閩南歌、看閩南戲”成為一種新時尚。


      泉州——


      深入挖掘海絲文化的時代價值,深化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系統性推進非遺保護,2024年新增世界級非遺1大項、4個子項,現有世界級非遺達7項,國家級非遺36項。


      2024年前三季度,泉州市累計接待游客7633.62萬人次,同比增長18%,接待入境旅游人數同比增長113.4%,特別是國慶假期,入境深度游客量居全國城市前三。


      轉自:福建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