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日報:廣州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最快9月試行


    時間:2013-07-10





      垃圾袋將分為5至10種規格 預計每個10升容量的垃圾袋售價為5角至1元

      廣州或最快于9月份試行“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昨日廣州市城管委總工程師鮑倫軍在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垃圾收費制度改革醞釀已久,今年會全面進入實操階段,垃圾費將會“按袋計量”征收,其中將取消每家每月10元清潔衛生費和5元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模式,改為居民購買垃圾專用袋的費用取代以上收費。

      近日城管委會出臺有關方案并向社會征詢意見,最快于兩個月內在試點小區開展。目前荔灣區、海珠區、越秀區已向市城管委推薦多個試點小區。

      廣州垃圾分類處理

      一年成績單

      ● 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鎮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總量為269.7萬噸,日均處理量為1.4萬噸;

      ● 其中焚燒填埋處理總量為193.3萬噸,老六區較去年同比下降1.13%;

      ● 全市餐廚垃圾分類收集量為4.4萬噸,同比增長136.38%;

      ● 資源回收量為71.9萬噸未含居民有償交售量,同比增長75.06%;

      ● 有害垃圾分類清運量為65噸,同比增長153.81%。

      “垃圾專用袋”怎么用?

      種類:垃圾袋將分為5至10種規格,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專用袋中將配備廚余垃圾專用袋和其他垃圾專用袋。

      價格:鮑倫軍表示,目前仍需研究和征求公眾意見,但預計每個10升容量的垃圾袋售價為5角至1元之間。

      出售點:鮑倫軍表示仍在考慮中,不排除在便利店、物業公司或居委會出售。

      特點:垃圾專用袋將采用專業公司制作,并且設置防偽標簽,專用袋上也會利用二維碼登記注冊用戶信息,執法人員可通過手機掃描就追蹤到用戶來源。

      處罰:會有專人上街執法監督垃圾袋使用,同時也會動用街頭攝像頭實時監控執法。

      計量收費學習臺北 “按袋計量收費”

      據了解,目前廣州居民每家每月10元清潔衛生費和5元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模式是從2001年開始實行的。但現有的垃圾收費模式存在兩大問題:其一是收費率不高,按照廣州500萬戶居民統計未包括流動人口和機團單位,每月5元的垃圾處理費,一年就有3億元,但是全市只收到6000萬元,收費比例只有20%多。其二是無法體現“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不利于促進垃圾分類。

      為此,廣州從去年開始計劃進行改革。其中,《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計量收費管理辦法》已被列為2013年政府規章制定計劃建議正式項目。《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城市生活垃圾實行排放者付費原則,并逐步推行計量收費。生活垃圾處理終端實行階梯式計量管理,并實施由垃圾產生區向終端處理區支付生態補償費的機制。

      對于如何“計量”,之前一直爭議是隨水費或煤氣費征收還是學習臺北那樣“按袋計量收費”。昨日,鮑倫軍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明確表示,廣州將學習臺北經驗試行“垃圾按袋計量收費”。

      “垃圾按袋計量收費”近日將出臺方案

      “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最快將在近日出臺方案征詢公眾意見,并且最快于兩個月內在全市試點小區開展。鮑倫軍表示,“垃圾按袋計量收費”將分三個階段進行,其中將在試點時發動宣傳教育,之后開始試點,定點投放垃圾專用袋。“開展該收費模式之前,最重要是讓大家都明白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在“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模式下,具體做法是廣州將配備制作專用的垃圾袋,預計垃圾袋將分為5至10種規格,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專用袋中將配備廚余垃圾專用袋和其他垃圾專用袋。

      對于垃圾袋的定價,鮑倫軍表示目前仍需研究和征求公眾意見,但預計每個10升的垃圾袋售價為5角至1元之間。

      鮑倫軍說,一旦實施“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模式,現有的廣州居民每家每月10元清潔衛生費和5元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模式將會取消,改由從市民買袋收費中折算所需費用。“市民如果做好垃圾分類和減量,所需垃圾袋就會減少,那垃圾費的支出也會減少。”鮑倫軍表示,“垃圾按袋計量收費”模式采取“多用者多付,少用者少付”的經濟手段,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市民能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從而實現垃圾源頭減量。

      垃圾專用袋設防偽標簽

      手機掃描就可查到用戶

      廣州市固廢物處理公眾咨詢委員會成員“巴索風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垃圾按袋計量收費”的做法比較直接,垃圾處理、收運費用以及少量的生態補償費都統計在內,折算到垃圾袋購買費用中,但這種模式需要完善監督體系配合。

      鮑倫軍說,在試行該種模式下,垃圾專用袋將采用專業公司制作,并且設置防偽標簽,專用袋上也會利用二維碼登記注冊用戶信息,執法人員可通過手機掃描就追蹤到用戶來源。

      但是,如何防止專用袋造假問題,鮑倫軍表示需進一步研究。據悉,目前臺灣將垃圾專用袋按照鈔票規格制造,一旦偽造專用袋也按照偽造鈔票行為論處,刑罰高達7年徒刑。廣州可否參照如此做法給予高刑罰,鮑倫軍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如何防止市民用別的垃圾袋裝垃圾或者亂扔垃圾呢?鮑倫軍表示,目前正在制定方案,對于監控和懲罰措施一定會有,“我們會有專人上街執法監督,同時也會動用街頭攝像頭實時監控執法。”不過,鮑倫軍也承認,剛開始推行試點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市民也不一定會馬上習慣,要禁止所有違法行為也有一定難度,“但我們會循序漸進,通過多宣傳教育,并且抓違法典型,希望能促進大家的分類和使用專用袋意識。”

      垃圾分類

      廣州范本

      我們在行動

      巡訪試點:天河區獵德街

      數字

      獵德轄內26個居民小區日產垃圾量較分類工作開展之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試點廚余垃圾“專袋投放”的凱旋新世界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85%,投放準確率達到95%,餐廚垃圾每天能分出200余公斤,垃圾量環比下降9.52%;試點“按袋計量”的保利香檳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82%,投放準確率達到90%,垃圾減量25%左右。

      記者走訪

      按量收費促進小區

      垃圾分類成效明顯

      凱旋新世界小區是最早開展“廚余垃圾專袋投放”模式的小區之一。為何凱旋新世界小區的廚余垃圾分類有如此成效呢?除小區物業的督促和居民的自覺,還與凱旋新世界小區在全市創先試行改良式的“按量收費”模式不無關系。

      據獵德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潘德榮介紹,獵德街開設專項經費對按要求將廚余垃圾準確投放到分類桶,符合興豐垃圾填埋場餐廚垃圾處理要求的,每交運1桶除免除運費外、再獎勵物業費10元獎金,每月結算一次,切實提升各生活小區分揀廚余垃圾準確率。

      不足:分類不徹底需加強教育

      在獵德街凱旋新世界,記者發現仍有少部分居民沒有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小區物管解釋,部分居民沒有參與,有可能這部分居民平時較少或者不回家做飯,因此沒有產生廚余垃圾,但確實也有部分居民存在懶惰心理,垃圾分類意識還需進一步提高。

      小區清潔工人也告訴記者,在檢查垃圾專袋時,也發現有部分居民分類并不徹底,有些居民會誤認為凡是廚房里產生的垃圾都是廚余垃圾,因此把牙簽、紙巾、食品包裝等混著扔在廚余垃圾專用袋里。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