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聞網福州1月30日電 最近中國北方地區遭遇嚴重霧霾天氣。今年福建省“兩會”上,如何保持福建“青山、碧水、藍天”成代表委員們熱議話題。福建省是中國唯一一個水、空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據國家環保部門統計,按照空氣污染指數計算,福州市全年空氣質量優的天數達158天,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直轄市空氣質量排序中位列拉薩、海口之后,名列第三。
據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稱,該省森林覆蓋率在2012年繼續居中國各省市首位,“十二五”期間,福建森林蓄積量將增加6億立方米。福建省長蘇樹森在此間提出,2013年福建將持續拓展生態優勢,重點構建綠色生態屏障,完成造林綠化300萬畝等事項。
霧霾侵襲中國北方,南方地區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正處于全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戰略機遇的福建,將生態省建設作為造福子孫萬代的民生善舉,得到參會代表委員的熱情回應。
“美麗福建”、“生態省建設”、“水土流失保護”、“閩江生態保護”等成為此次福建省“兩會”流行熱詞,“節能減排”、“環境綜合整治”、“綠色生態屏障建設”等關鍵詞亦見于政府工作報告。生態補償機制、生態文明立法、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態積極重建等更深層次的話題,成為此次福建省“兩會”涉生態省建設的重要聲音。
致公黨福建省委員會建議從全省的角度統籌考慮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水、土地、礦產、森林、環境等各種資源費的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適度提高水資源和排污收費價格,并且建立起社會各界、受益各方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生態環境基金投融資體系。
生態補償資金實行專款專用,被建議“主要用于上游改善生態環境、恢復生態脆弱地區的植被、退耕還林、替代能源以及發展污染密集度低的替代產業等項目”。
產業界與公眾生態環保意識也是地方還碧水藍天的關鍵對象,福建省政協委員陳昌生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最終要靠法律法規來保障,政府部門應加大對已有環境保護法規政策的執行力度。
水土流失治理被稱“生態建設的一個重要落腳點”。據福建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統計,目前福建省水土流失總面積仍有12253.7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01%。此次福建省“兩會”上,福建提出,在2013年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完成400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生態重建成為政府工作報告與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的“聚光點”。福建省1988年至2005年,南起詔安、北至福鼎,連貫31個縣市,造林870多萬畝,福建宜林海岸線基干林帶基本合攏,樹起了一道3000多公里的綠色屏障,曾經四處肆虐的流沙和寸草不長的鹽堿地變成了千里沃野、萬頃良田。完
來源:福建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