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委、省政府編寫的《關于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2013年廣東全省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將超1.1萬億元,以“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大發展”的方式,推動我省最終實現“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目標。
近年來,廣東海洋經濟通過轉型升級實現了更有質量、更具持續性的增長,特別是“邁向深藍”的步伐不斷加快。
其中,海洋工程建筑業所受帶動最大,新一輪的海洋開發熱潮極大推動了該產業的增長。2012年,全省繼續推進了港澳珠大橋、三一海洋裝備工業園、東海島鋼鐵石化基地、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專用碼頭工程等一大批橋梁、港口、石化、旅游、海岸防護等重點海洋工程建筑項目的建設。據省海洋與漁業局初步統計,2012年全省海洋工程建筑業增加值預計可達43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5%。
“我們相信,深海開發是下一輪海洋經濟的熱點所在,受其帶動,海洋工程建筑業的增長很有活力。”有關負責人預計明年全省海洋工程建筑業的增加值有望進一步突破500億元,同比保持20%的增長。
與此同時,廣東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也圍繞著“深藍轉型”做起文章,積極謀求向現代漁業升級。陽江深水網箱產業園區大鑊島示范基地、粵興水產品加工綜合樓建設項目、國聯深水網箱產業園區等項目的建設,標志著我省“深藍漁業”增長良好。在其帶動下,我省今年海洋漁業同比增幅可達9.2%,產業增加值預計可達377億元。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廣東正在以綠色發展推動藍色崛起。就在廣東海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廣東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也創新不斷。今年4月,廣東率先在珠海橫琴新區啟動了創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活動,組織了橫琴新區、徐聞縣、南澳縣申報第一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廣東還積極開展了湛江港灣整治工作,推進湛江特呈島、陽江海陵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并在汕頭南澳、陽江陽西等地開展了藍色碳匯生態功能區建設試點。
據省海洋與漁業局介紹,下一步我省將按十八大報告中“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啟動十大“美麗港灣”建設,開展重點港灣整治和生態修復試點,建設一批生態優美、宜居宜游的海岸景觀帶。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