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特大城市由于快速發展而帶來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廣州于近日提出“優化提升一個都會區、創新發展兩個新城區、擴容提質三個副中心”的“一二三”城市發展戰略。昨日,市規劃局公布南沙濱海新城規劃顯示,近期將重點建設103平方公里的明珠灣區,將其打造成“東方威尼斯、廣東新加坡”。而廣州南部的小型商務機場則將落戶于南沙三民島,另外,鳳凰大道和南沙港快速之間,還將出現一片新的領事館區。
亮點1
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
根據規劃,南沙濱海新城將立足廣州、依托珠三角、連接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
規劃形成“一城三區”的開放、彈性、可持續發展總體空間格局。各組團集中建設,組團間以生態廊道隔離,組團內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業,減少交通出行,實現緊湊集約、低碳高效的發展。
亮點2
8處生態綠核加兩大城市綠廊
南沙濱海新城的規劃提出生態優先的原則,劃定了基本生態控制線。
規劃建設黃山魯——鹿頸——大角山生態綠核;盧前山——大山乸生態綠核;新沙濕地生態綠核;廟貝沙濕地生態綠核;橫瀝濕地生態綠核;十八羅漢山生態綠核;萬頃沙沙尾濕地生態綠核;平原水庫生態綠核等8處生態綠核;沙灣水道大型城市綠廊、焦門水道等2條大型城市綠廊。
未來,南沙濱海新城全域的生態用地不少于總面積的60%,陸域綠地率不少于60%。
亮點3
將建設高端醫療健康城
作為都會區功能人口疏解主要承載區,它將與東部山水新城一起共承接新增長的230萬人口。南沙濱海新城的規劃突出強調了基礎民生設施建設。
根據規劃,南沙濱海新城將建設南沙高端醫療健康城、省市級名校、三級甲等醫院和大型購物中心,提升綜合服務功能。2015年新增優質中小學4所、區級以上體育設施1處、商業綜合體1處、區級以上文化設施1處、三甲醫院3所、城市公園大于10公頃不少于5個、垃圾焚燒發電廠1處、綜合處理廠2處、污水處理廠6座。
亮點4
南沙大道將快速化改造
根據規劃,南沙將構筑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交通服務樞紐,強化區域交通的建設,突出南沙濱海新城作為國際航運和現代物流中心的職能,加快建設南沙港集疏運系統,重點構筑珠三角灣區連接東西兩岸及腹地的客貨運交通樞紐。擴展城市道路系統容量,增加停車設施;加強地鐵樞紐站接駁設施建設,鼓勵長距離出行采用公交方式。
將建設疏港鐵路等區域交通設施,建設灣區綜合交通樞紐和慶盛綜合交通樞紐。
亮點5
近期重點建設明珠灣區
根據規劃,南沙濱海新城近期將重點建設103平方公里的明珠灣區,其中起步區33平方公里。
明珠灣區依托“五水匯灣、山水相連、三江六岸、南海之門”的自然環境,建設成具有粵港澳合作服務功能和城市綜合服務功能的區域。起步區依照“三年打基礎、五年成規模、十年現新城”的原則,以打造“東方威尼斯、廣東新加坡”為設計理念,建設成城市主要功能鮮明、配套服務功能完善、創新研發功能強大、區域合作功能全面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核心。
亮點6
小型商務機場落戶三民島
昨日,南沙濱海新區的模型在廣州城市創新展上展出。模型顯示,南沙區三民島上標注著“小型商務機場”六個大字。相關人士認為,南沙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處于珠三角幾何中心,但是,珠三角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大型機場。在南沙興建小型商務機場,將更傾向于為高端旅客服務,未來還將拉動機場周邊包括飛機商店、日常維護、空中醫療等相關行業發展,推動區域臨空經濟建設。
亮點7
南沙新領事館區現身
《規劃》提出,南沙新區要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推進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攜手港澳臺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建設與東盟、印度洋周邊國家、英聯邦國家和葡語系國家在投資貿易、文化旅游、臨港經濟等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拓展與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國際經貿合作,構建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規劃》中還指出,南沙新區要吸引國際組織、知名機構進駐,規劃建設廣州新領事館區。
“新領事館區”將位于鳳凰大道和南沙港快速之間的區域。不過,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南沙領事館區的具體區域目前還沒有完全定下來,模型上的位置,只是初步設想。
亮點8
建千畝國際郵輪母港
在模型上,記者看到了之前介紹的會建設面積約千畝的“國際郵輪母港”的蹤影,就位于南沙客運港和南沙游艇會之間。據悉,計劃建設的郵輪碼頭,后面為配套商場及辦公大樓,有地鐵接駁,成為三地來往的交通樞紐。
據悉,對于南沙建設郵輪碼頭的建設,早已有相關部門的規劃稱,廣州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規劃國際郵輪母港,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登船、候船與通關設施,發展碼頭附近區域的旅游和商業功能。
名詞解釋
“一城三區”功能結構
中心城區:以水域為生態景觀核心,以生態島鏈的組合布局方式,將南沙街、珠江街、橫瀝島、靈山島、龍穴北有機組合,構建以高端服務為主要職能的城市服務中樞。
北部組團:圍繞慶盛交通樞紐進行布局,由教育培訓與研發成果轉化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汽車制造基地三個功能區塊組成。發揮粵港澳教育、醫療和科技優勢,重點發展高技術服務業、教育培訓業、高新技術產業、高端醫療產業和汽車制造業。
西部組團:由高端裝備制造業區、嶺南文化旅游區、都市型現代農業區三個功能區塊組成。利用嶺南水鄉文化和生態農業景觀基礎,重點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業;依托廣州重大裝備制造基地大崗,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及重型裝備制造業。
南部組團:圍繞萬頃沙交通樞紐進行布局,由南沙保稅港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生態保護與度假療養區三個功能區塊組成。依托港口和保稅港區,重點發展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臨港產業和航運及保稅物流、商貿會展、生態療養、離岸數據服務等產業。
來源:金羊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