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成立城市垃圾處理協會 專家稱二惡英被妖魔化


    時間:2012-11-07





      廣東省城市垃圾處理行業協會6日在此間成立,住建部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振渠在當日會議上稱,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的毒害性被“妖魔化”,公眾無需談二惡英色變,因地制宜處理城市垃圾才是科學之舉。面對城市化進程帶來的日趨嚴重的“垃圾圍城”現象,如何處理城市垃圾,赫然成為政府和公眾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據悉,由廣東粵能集團有限公司等八個發起單位發起的廣東城市垃圾處理行業協會,經廣東省民政廳批準登記成立。該協會成員來自廣東珠三角及粵西北地區的與城市垃圾處理相關聯的近百個企業和科研、環保機構。

      廣東城市垃圾處理行業協會會長王健表示,協會將謀求解決廣東省垃圾處理新政策、新工藝、新途徑,改善環境,杜絕污染。探討制定一套完善有效的城市垃圾處理方案,引導垃圾產業向更經濟的方式發展。

      住建部可持續發展與資源環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徐振渠稱,垃圾處理有生化、填埋、焚燒等三種方式,但垃圾焚燒產生的二惡英的毒害性已被“妖魔化”,公眾談二惡英猶如談虎色變。其實,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處理垃圾的手段主要靠焚燒,其垃圾焚燒廠與公眾居住區“零距離”共存而和睦相處。

      徐振渠闡釋說,二惡英是劇毒物質,燃燒垃圾時也會產生二惡英,中國在《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規定的二惡英的排放濃度,是符合國際通行標準的,中國因垃圾焚燒而排入空氣的二惡英遠低于美日等國的排放水平。人們正通過新的垃圾焚燒技術,來降低二惡英的排放量。

      “政府、專家、媒體,都需要客觀描述二惡英及其危害。”徐振渠說,“生化、填埋、焚燒等三種垃圾處理方法,不存在誰可替代誰的關系,應該因地制宜進行處理。垃圾焚燒的設備和技術都要提升,盡可能降低二惡英的排放量。”

      徐振渠認為,為了向公眾客觀描述二惡英,政府應該通過政府網站來解疑釋惑,在對二惡英的監測方面,可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為公眾提供及時、透明、準確的二惡英排放數據。

      國際環保教育協會副主席、生態環保專家梁堂振博士稱,垃圾焚燒好還是填埋好,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其實,處理垃圾是生態系統工程,應協調政府、企業、市民,提出完整、有效、可行的城市垃圾處理統籌方案,才能真正有效運作。一個有社會責任的專業組織,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主體。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