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華僑史》編修工作正式啟動 擬耗時5至6年


    時間:2012-11-01





      廣東省官方擬用5至6年時間,修撰一部約200萬字的《廣東華僑史》。該書擬分古代、近代、現當代廣東華僑史三卷。廣東省政府10月31日召開《廣東華僑史》編修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并宣布該書編修工作正式啟動。

      官方表示,《廣東華僑史》擬用最新、最全面的史料,吸收海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從世界歷史的進程和國際移民的角度,理清廣東華僑移民、發展的脈絡,總結廣東華僑發展規律,總結廣東華僑對所在國歷史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凸顯廣東華僑的嶺南文化特色和精神。

      廣東省高層十分重視該書的編修工作。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為此提出了“資料詳實、觀點全面、定性準確、結論權威”的十六字要求。他日前表示,編修《廣東華僑史》,有利于傳承廣東優秀文化,有利于增強廣東對海外華僑華人的向心力,有利于開辟廣東“走出去”的渠道,有利于培養史學研究人才。

      廣東省長朱小丹表示,通過編修《廣東華僑史》,系統、全面總結梳理廣東華僑海外移民、謀生、發展、融入、貢獻的歷史和規律,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他要求,在編修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和加緊搶救史料,要面向海內外廣泛征集線索。

      朱小丹擔任《廣東華僑史》編修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張應龍任主編,五邑大學副校長張國雄、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袁丁任副主編。

      按照計劃,廣東僑務部門將于11月中下旬舉辦華僑華人研究現狀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30位海內外僑史研究專家參會,研討海外廣東華僑華人的歷史與現狀。明年,廣東計劃組織有關專家深入全省三大僑鄉及北京、南京、福建、上海等地,調查、收集華僑歷史和僑鄉文化資料;同時,組派首批4個工作組赴東南亞、美加等地區收集搶救史料。

      廣東將利用修史過程中收集到僑史資料、口述資料編輯出版《廣東華僑史料叢刊》、《廣東華僑口述資料》,以及制作紀錄片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