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破解效率悖論,消除社會鴻溝”為主題的2012年中國省級地方政府地方效率研究報告在京發布。
報告對全國31個省級地方政府的效率首次進行了量化測度,測量結果顯示前十名是江蘇、北京、山東、浙江、遼寧、廣東、天津、河北、黑龍江。值得注意的是,廣東在社會保障服務、政府公共物品以及居民經濟福利均有所提高,基于此,政府效率亦由2011年的排名第9提升至第7,呈現正向發展態勢。
報告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追求高增長與高效率,取得了矚目成就。但與此同時,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鴻溝有所加深。業已形成的制度鴻溝、收入鴻溝、數字鴻溝、區域發展鴻溝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鴻溝亟待解決。
五大社會鴻溝凸顯
報告建立了包括社會發展水平、人居環境水平、人均GDP等47個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采用標準離差法,測度、分析各省級地方政府效率的相對水平,由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聯合發布。
報告指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展是中國所面臨的緊要問題。經過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十分突出。
“尤其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政府效率悖論,這加劇了社會鴻溝。”
與會專家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以效率優先作為指導思想。在資源稀缺、生態脆弱的情況下,追求高效率,相對減少社會公平方面的資源投入,從而導致社會失衡與社會鴻溝,形成政府效率悖論。效率悖論催生制度鴻溝,引發收入差距,加深數字鴻溝,導致區域發展鴻溝及基本公共服務的非均等化。
消除社會鴻溝需重鑄社會價值
報告強調,消除社會鴻溝,需要確立和諧社會價值取向,提升省級政府效率,轉變政府政績觀念,重構政府政績觀念,提升政府效率評價體系,創新社會管理,培育中產階級。研究表明,中國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鴻溝的消除,在注重效率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2012年中國省級地方政府測度結果顯示:第一,省級地方政府效率標準化值排名由低到高,大致呈現出“東部—東北部—中部—西部”階梯型分布趨勢;第二,省級政府效率排名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第三,與2011年相比,2012年中國31個省級地方政府效率總體趨好,大多數省級政府效率有所提升;省級地方政府效率變化的區域特征減弱,中部6省政府效率提效率表現尤為突出,西部12個省級地方振幅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第四,2012年政府效率排名上升最多的是湖北省,政府效率下降最多的是青海省,山東、遼寧、安徽分別是東部、東北部、中部效率提升較快的政府。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