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力推社區醫院全科醫生


    時間:2012-10-30





      "逐步將每名全科醫生的簽約服務人數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要占一定比例。"--對于全科醫生的前景,廣州市衛生局邱春雷副局長這樣表示。

      緩解看病難,看病不用都擠去大醫院 參保人員可自主選擇全科醫生簽協議,試行按年收費今年底,廣州市萬名居民將有1-2名全科醫生,參保人員可自主選擇全科醫生簽訂協議,試行按年收取服務費,該費用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分擔。這是新快報記者從昨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廣州市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實施意見》了解到的。

      意見稿要達到的目標

      2012年底,

      實現城市每萬名居民有1-2名全科醫生;農村每間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

      2015年,

      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名全科醫生。

      2020年,

      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3名全科醫生。

      為什么需要這個制度?

      為了緩解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因為目前許多市民不愿意去基層看病,很大原因是不相信基層與社區的醫生水平。

      怎樣培養

      據廣州市衛生局邱春雷副局長介紹,全科醫生采用“5+3”模式培養,即先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科教育,再去各大醫院、培訓基地接受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

      怎樣落實

      取得執業資格的全科醫生一般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職或兼職工作,以簽訂一定期限服務協議的方式與居民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將服務責任落實到機構和醫生個人。“逐步將每名全科醫生的簽約服務人數控制在2000人左右,其中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要占一定比例。”邱春雷表示。

      怎樣收費

      全科醫生為簽約居民提供約定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試行按年收取服務費;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分擔。但若向簽約居民提供非約定的醫療衛生服務,或向非簽約居民提供門診服務,則可按規定收取費用。“目前哪些項目屬于基本醫療服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后再進行界定。”邱春雷說。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