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全力以赴打造六大新區 重大平臺托起廣東未來


    時間:2012-10-15





      此外,還有被喻為“新加坡投資3.0版”的中新廣州知識城,已經上升為中德兩國間合作項目的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被稱作松山湖國家級高新區“園中園”的東莞臺灣高科技園……

      打開珠江三角洲的產業版圖,在其幾何中心,是剛剛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廣州南沙新區。在東邊,是緊鄰香港的深圳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往西走,則是與澳門隔水相望的珠海橫琴新區。南沙、前海、橫琴,就這樣以一個類“A”字形的架構,構筑起大珠三角這個世界級城市群的“金三角”。

      當前廣東的產業轉型升級進入關鍵期、綜合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所面臨的改革與創新的難度日益加劇。此時,具有先行先試政策優勢的各種“新區”應運而生。

      這六大新平臺,或主打“港澳牌”,或突出“粵臺合作特色”,或借鑒“新加坡經驗”,或引進“德國元素”,不一而足。但不約而同的是,它們均跳出珠三角看珠三角,以前所未有的國際視野、世界眼光,力主創新與突破,以高起點、高標準的產業謀劃,帶動全局,蓄積廣東發展的新能量,托起廣東發展的新未來。

      先行先試

      創新政策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廣東長期以來形成的以外源型經濟主導的發展模式,到今天已經步入歷史性的深刻變革時期。

      當年,廣東正是依靠中央所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幾大經濟特區為依托,殺出一條血路;現如今,在《珠三角規劃綱要》“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指引下,廣東再次以幾大新平臺為“試驗田”,摸索積累創新經驗,力求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改革的最大收益。

      2009年,借建設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契機,粵澳共同爭取國務院出臺《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同意“分線管理”重大模式創新,賦予橫琴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重任。

      2010年,在經濟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粵港共同爭取國務院出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促進廣東加快服務業管理體制改革,打造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跳板。

      今年9月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南沙新區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現代產業新高地、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和社會管理服務創新試驗區”的戰略定位,再次引爆外界巨大的關注熱情。

      正如省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所指,南沙“并非只是廣州的南沙,甚至也不應當只是廣東的南沙”,這幾大平臺的發展與定位,不僅與中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唇齒相依,更將為大珠三角甚至全國改革提供未來可供借鑒的樣本。

      更重要的是,借助這幾大粵港澳合作重要平臺,廣東隨之全面推動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營造與港澳趨同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橫琴開發建設的若干意見》,并下放20多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又支持前海落實相當于計劃單列市管理權限,下放8項審批管理權,出臺3項支持措施;南沙新區也著力探索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成功引入國際仲裁中心,率先在全國實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試點。

      省港澳辦主任廖京山指出,前海、南沙、橫琴的開發建設,特別是在營商環境建設、體制機制創新、行政審批改革方面的有力探索,不僅為推動港澳與內地全面合作積累了經驗,也將為廣東更大范圍與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對接與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指出,廣東通過積極推進產業集群建設,努力打造承接重大項目建設的重大平臺,如中新知識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等,將制造和研發有機結合起來,提升了廣東創新和研發能力,促進了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必將有力地推動廣東產業轉型升級。

      國際視野

      高起點謀劃布局引領產業發展

      事實上,對于這幾大新平臺而言,它們所肩負的,并非只是率先改革的使命而已。它們更應當承擔的,是大珠三角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火車頭重任,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通過率先參與未來戰略性主導產業的全球分工,引領本地區的發展。

      而僅僅依靠自身力量,顯然難以完成這一使命,也因此,更高起點的招商引資成為這幾大新平臺實現轉型升級、追趕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要形式。

      廣東清醒地認識到,這一輪招商引資,不能再重復以往的“小打小鬧”,而應該是高起點、高標準的產業謀劃,瞄準國際先進水平,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發揮廣東競爭優勢,引入真正促進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項目,發展現代服務業等能夠代表世界發展方向的中高端產業。這種嘗試所引進的,不僅是產業項目,更是先進的人才培養體系與產業服務體系。

      走進東莞臺灣高科技園,但見綠樹成蔭,道路寬敞,每一條街道都是用臺灣的城市名來命名。就在新竹路旁,一棟建筑面積約7.7萬平方米的龐大建筑已然漸成規模,這就是已經有近10家企業意欲入駐的臺科產業園項目一期。

      自2010年11月21日開園以來,東莞臺灣高科技園瞄準東莞電子信息產業缺失的高端核心環節,結合臺灣產業優勢,大力發展IC設計產業。總投資113億元的聯勝科技項目今年將投產,全面達產后年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

      在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20萬平方米的中德高技術產業服務中心將于年底動工,而首期引進的九大科技、金融、企業總部服務業項目,總投資額約150億元。委托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開展的“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發展總體規劃”,目標直指“未來30年中國產業發展模式”。

      作為廣州推動發展模式轉型的重要引擎——中新廣州知識城,目前累計已與74個高端項目達成投資合作意向,投資總額370億元,并有5個項目動工建設,其雄心,是建設一個堪與美國硅谷媲美的世界級科技園區。

      在橫琴新區,以“經濟能夠參與全球經濟中高端的競爭”為目標,引進了總投資1200多億元的23個重點項目落戶建設,正在洽談的73個高端產業項目總投資更是超過1600億元。

      深圳前海瞄準世界500強、國內1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等高端項目,聯合香港面向全球開展投資推廣活動,簽約金額達2200億元,目前共儲備高端服務業和總部經濟等重大項目197個……

      這也正是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所建議的,要通過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切入珠三角現行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重構產業鏈條,推動珠三角從全球加工貿易生產者向全球資源整合配置者轉變。

      城市提質

      蓄積廣東未來發展新能量

      伴隨著環太平洋西岸經濟帶產業價值鏈的重構,作為該區域內產業分工重要功能節點的珠三角制造業基地,開始加速向現代化世界級城市群的轉型。這種情況下,每一個新平臺,同時也是新城、新區,成為城市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帶動珠三角各市功能定位的對接和優化。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用30多年的時間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用更長時間才走完的城市化歷程。截至“十一五”期末,全省城市化水平達到66.2%,居全國各省市前列;珠三角地區城市化率更超過80%,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但與國外先進城市相比,我省城市化發展仍存在城市建設“拼土地、拼資源、拼成本”、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城市管理水平較低等一些突出問題。

      粗放型的傳統城市化模式難以為繼,廣東迫切需要走出一條新型城市化道路。此時,六大平臺通過“科學規劃,從容建設”,恰好可以提供珠三角城市群新型城市化、高端化的示范,同時也成為通過城市提質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指出,廣東的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化、產業升級緊密聯系。在規劃城市軌道交通時,既要考慮到原有城區,又要考慮規劃新區,讓城市和產業對接,環環相扣,在放大基礎設施作用的同時,提升城市化水平。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也表示,如果說發端于30多年前的珠三角第一次創業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那么,如今在產業轉型升級為首要任務的二次創業,則更強調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齊頭并進。

      這種同步推進,其本質,實際上是發展的戰略空間問題。六大平臺的開發首先是其所在城市本身的擴容提質;其次為粵港澳乃至廣東與新加坡、德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提供了戰略合作的空間;再者,還將成為珠三角開辟經濟轉型的新平臺、打造城市升級的新天地、調整人口布局的新區域、建設生態文明的新示范。

      歸根結底,這種探索,還承載著引領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帶動廣東走向世界的時代使命。

      趕在“十二五”這個廣東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廣東對區域發展重大平臺做好了提前謀劃,圍繞六大平臺各自不同的定位,“科學規劃,從容建設”,以世界級眼光謀劃布局產業發展,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各種配套要素,先行先試各項政策創新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通過發揮六大平臺未來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城市提質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的作用,蓄積起廣東發展的新能量,托起廣東發展的新未來。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