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廣州醫療中心” 規劃于8 日揭開面紗,根據規劃,中山大學北校區計劃整體搬遷,原址或建四所專科醫院詳見羊城晚報10月9 日報道。對此,有專業人士提出異議,眾多中山醫的師生更是集體反對。“‘中山醫’ 搬走,原址變成4 家醫院”? “省醫南擴”? 記者今天上午就諸多熱點專訪求證,獲知現階段僅是16個單位成立聯席會議進行可行性調研
———拆遷尚沒影 規劃無細節
從昨日開始,關于廣州將在東山口建醫療中心的話題,一直沒停。其中,“中山大學北校區將搬遷,原校址變成4 家醫院”、“省醫考慮南擴”以及“學生流加看病流增加交通壓力”的若干猜想,一日之間已沸沸揚揚。
事情果真如此嗎? 記者今天上午向廣州醫療中心的落戶點越秀區進行了了解,得到的回復是:該項目目前只處于工作研究狀態,尚無任何規劃細則出臺。16 個單位成立了聯席會議,將分工落實進行可行性調研。
9 日, 一則“廣州將在東山口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新聞引起眾多市民的關注。
先有媒體報道稱, 中山大學副校長汪建平透露位于廣州市中山二路的中山大學北校區將考慮整體搬遷, 原校址將再考慮建4 個專科醫院, 目前初步計劃是中山大學附屬婦幼醫院、耳鼻喉專科醫院、神經內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完善豐富東山口地區的醫院群, 使這一片區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醫療城。然而,當記者再次求證此事時,汪建平副校長的手機一直無人接聽。中山大學方面9 日下午做出緊急回應:目前,此事尚處于初步接觸討論階段。
受此話題影響, 關于省人民醫院是否動遷的熱議也隨之而來。“省人民醫院也將加入廣州醫療中心建設,首先是考慮南擴……”的說法,同樣引發市民關注。新聞評論員陳揚甚至發表微博調侃:“假如東山口醫療城給謀成了, 廣州又將多一張名片:有病啊? 去東山口啦! ”
對于市民的各種熱議, 記者今天上午采訪了廣州醫療中心落戶點越秀區的有關人士。
越秀區方面表示,中山醫是不是搬遷,目前還不清楚。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只是確定了《廣州醫療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和《廣州醫療中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其中,《方案》只確立了建設醫療中心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原則、工作任務、責任分工、保障措施、近期重點工作等7 個部分, 并沒有關于廣州醫療中心建設規劃的任何具體細節。
同時,越秀區方面解釋,聯席工作會議制度是指《方案》的責任分工涉及中山大學、省衛生廳、市政府辦公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市交通委員會、市衛生局、市規劃局、越秀區人民政府等16 個單位,每個單位都有明確的分工。
對于會不會因為建設廣州醫療中心,而出現大面積拆遷、學生流和看病流急增的擔心,越秀區方面稱,依據《方案》,建設醫療中心不是推倒重建, 而是結合廣州市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搭建“智慧醫療”信息平臺。在充分整合、分工協作、共建共享、服務大眾、實現診療信息互聯互通的思路下,向就診者公開各醫院的門診掛號、住院床位、專科信息、專家介紹等基本信息。同時,協調各醫療機構建立臨床檢驗和醫學影像共享機制、大型醫療設備共享機制、專家人才共享機制。
廣州醫療中心為何會選擇落戶越秀區東山口? 據悉,還是因為越秀區云集了20 家三級醫院, 具有醫療資源高度集聚、雄厚人才支撐和較為齊全綜合配套等優勢。在這里建設醫療中心,只是順勢而為之舉。市民對醫療中心的熱議可以理解,畢竟醫療是切身大事,正因為關注度高,才促使這件事情熱起來。
來源:羊城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