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畬族發源地潮州鳳凰山 見證畬漢文化融合


    時間:2012-09-11





      廣東省潮州市北部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是粵東最高峰,也是少數民族畬族的發源地。10日,記者在當地村民雷建的引領下,探訪這座深山,感受畬族文化如何在歷史長河中與潮汕文化互相影響、融合。畬族是在潮汕平原上唯一聚居的少數民族。在鳳凰山脈南麓的潮安縣文祠鎮李工坑村是畬族聚居地。

      畬族有雷、籃、盤、鐘四個大姓,而這個村的居民都姓雷。雷建告訴記者,雖然大山與外界聯系越來越頻繁,但村民們仍始終牢記自己是畬族子孫,同族之間交流一直堅持用畬語。但處于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很多詞語畬語里并沒有,現在,村民間交流只能用畬語加漢語的方式。

      車輛行駛在山路上,記者看到村落間坐落著一些黃土房子,雷建說,這些看起來像漢族人的“土角厝”的黃土房子,是以黃黏土和稻草直接捶成土角而成的。千百年來,傳統的畬民都住在這樣的房子里。但現在這樣的房子在整個畬族都比較少見了。

      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在《何以要建立“潮州學”——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畬族保存了不少祖圖和族譜,無不記載著他們始祖盤瓠的傳說和盤王祖墳的地點均在饒平的鳳凰山,換句話說,鳳凰山是該族祖先策源地。”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中國東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廣東省境內。隋唐之際,畬族就已居住在閩、粵、贛三省交界閩南、潮汕等地。

      雷建向記者介紹,在日常生活方面,如今的鳳凰山畬民已與當地的漢族差別甚少,不可否認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畬族文化對潮汕文化形成了影響。比如潮汕人把用方言唱出來的歌謠,稱為“畬歌”。畬歌格式至今仍被潮州歌冊采用,而且潮州歌冊還秉承了畬歌的史詩形式和“小說歌”的形式。

      雷建告訴記者,除了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畬漢族共同的節日外,鳳凰山畬民還有一些特殊的節日。比如農歷正月初的拜始祖盤瓠節、三四月間的拜老爺節或田頭伯爺協天大帝節等。而農歷十月十四五日的神農節,畬民又稱“五谷爺生”節。這習俗直到今天,仍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泛流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備好米果品祭拜神農,米果品均要染上紅色,做成尖擔形或者雞、鴨、鵝形,以祈求來年五谷豐登。

      記者從潮汕歷史文化中心采訪了解到,經過長期的影響、融合,畬族文化已成為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潮州鳳凰山是畬族的始祖開基地,在中國80多萬畬族同胞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將潮州本地畬族文化保護傳承好,對中國的畬族同胞來說有重大意義。研究畬族文化與潮汕文化的結合、影響和淵源,可以見證少數民族與漢文化融合。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