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汕尾各獲三億資金扶持 發展濱海旅游業


    時間:2012-08-27





      由省旅游局和省財政廳舉辦的全省濱海旅游產業園競爭性扶持資金專家評審會昨日落下帷幕,粵東的汕尾和粵西的湛江最終從參選的5市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了來自省財政的3億元扶持資金。兩市代表介紹,未來將配套本市3億元財政支持,并吸引社會資金,將本市濱海旅游業做大。記者了解到,廣東省分別安排了各6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廣東省濱海旅游產業園和山區(生態)旅游產業園建設,這是廣東省目前為止對旅游產業最大的一筆專項扶持資金。

      優勢:區位和資源

      昨日,粵東兩市(汕頭市、汕尾市)和粵西三市(陽江市、茂名市、湛江市)展開了對濱海旅游產業園競爭性扶持資金的角逐。湛江市以88.7857分,汕尾市以88.7336分最終勝出,獲得了3億元扶持資金。

      勝出者名單公布后,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部分評審專家。環境專家宋秋琴認為,她對汕尾市“垃圾發電站已經開始建設,今年年底就要運行”的回答很滿意。對于廣東省濱海城市的環保建設她也大為贊賞,在污水和固體垃圾的處理上,廣東省走在全國前列。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江金波則介紹,專家們都是按照相關文件和標準,結合現場匯報來進行評分的。兩個城市的勝出,主要是因為區位條件都比較好,而且都有很好的資源基礎,生態環境優良。同時,都很重視發展濱海旅游產業,發展海洋經濟。由市長帶頭,包括副市長和旅游局長在內的答辯團隊集中全力和多年的經驗,把這個產業當成非常重要的事來做。本次活動的影響將十分深遠,對廣東省濱海城市產業的輻射乃至整個濱海經濟的輻射都有極大的帶動作用。

      規劃:重在基礎設施

      得知勝出后,湛江市市長王中丙顯得很振奮。他介紹,除省里的3億元資金之外,湛江市還會配套3億元,6億元中的2.5億元用于培育景點和建設公共設施,2.8億元用于交通設施和銀行貼息,將帶動社會投資60億元。另外0.7億元用于網站規劃,向全國和全球推介湛江。王中丙說,目前,湛江特呈島已經有一定規模,南三大橋也已經建成,國際郵輪港口也正在與國內投資商洽談中,“希望兩三年內有好消息公布。”

      汕尾市市長吳紫驪則表示:“這3億元資金之外,我們也會配套3億元大力投資在基礎設施。這6個億分成兩年來投資在三個方面的基礎設施。一、公益性的基礎設施;二、打造基礎性精品項目;三、貼息。除了這6個億之外,我們還打算拿出一些錢來做前期的基礎設施的策劃,希望把旅游產業帶動起來。”“如果成功的話,省市配套6個億,會帶來180億的項目投入”。對于未來的發展計劃,吳紫驪表示,更愿意紅海灣的開發是科學規劃,而不是過快建設,并預計整個紅海灣的建設會在2020年完成,到時將會展現一個新的紅海灣。

    來源:羊城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