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是珠三角發達地區與內陸腹地的“結合部”,憑借著區位優勢和較低的經營成本,該市成為珠三角“騰籠換鳥”和國際國內加工貿易產業轉移的價值“洼地”。清遠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鄧可斌介紹稱,早些年前清遠市通過招商引資承接了大量的佛山陶瓷企業,“但這些企業原來怎么生產就怎么搬過來,讓清遠承擔了很大的環境代價。”
認識到這一問題的清遠在近年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堅持環境保護優先。清遠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煥騰說,為了將污染消滅在源頭,該市在產業準入上執行嚴格的標準,提高環保門檻,近年來清遠拒絕的高污染投資項目意向已達上百個,僅今年上半年該市環保局否決的項目就有24個。
清遠對企業的高標準嚴要求推動了加工貿易的綠色發展。2004年遷至清遠的豪美鋁業有限公司,通過對生產余熱進行綜合利用,每年可節約能耗4000噸標煤;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該企業也由此實現了從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無污染的轉變。
記者了解到,在加工貿易企業從珠三角轉移過來的同時,清遠還引導企業淘汰改造落后的生產工藝、引進高新技術、更新設備、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并完善配套設施,為企業提供研發平臺和孵化器服務中心,幫助企業實現轉型。
在清遠投資環境的吸引下,佳的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從佛山南海整體轉移至清遠銀盞,依托全新的生產經營平臺,企業開始了從零部件加工到整機研發制造、貼牌加工到自主品牌經營的轉型歷程。去年公司生產的平板電腦、3D電影本等產品實現銷售額3.5億元人民幣。
張煥騰介紹稱,清遠還對加工貿易產業的引進進行了主動謀劃布局,形成高新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精密模具及汽車核心零部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佛山清遠產業轉移園做好珠三角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對接;佛山禪城清新產業轉移園承接新型陶瓷建材產業及配套產業;佛山順德英德產業轉移園加快聚集家電、輕工等產業的格局。
據統計,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帶動下,清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由2008年的17.1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27億美元,增長58%;加工貿易產品出口市場遍布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