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把廣州市的垃圾分類工作處理好,我愿意做‘垃圾市長’”。昨日下午,廣州市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下簡稱“咨委會”召開成立大會,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建華出席并為委員頒發證書。針對委員們善意的調侃,陳建華做出了上述表態。他還透露,今年計劃用2億元購買分類垃圾運輸工具。
委員一年一聘期滿可續聘
廣州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咨詢監督委員會主任由國家環保部華南環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許振成擔任,副主任由廣州市政工程研究院研究員隋軍,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艷華擔任。隨后,陳建華為到會的26名委員頒發了聘書。4名委員因出差未能到會。
據介紹,在這30名委員中,有社會公眾代表19名、技術專家代表11名。19名社會公眾代表從社會征集報名的市民中優選產生,全部擁有本科以上學歷,還有博士1名、碩士3名,他們中有市區人大代表、網友代表、教師代表、醫生代表、律師代表、志愿者代表、企業代表、社會組織代表等;11名專家代表則從省內固體廢棄物處理領域的專家中優選產生,全部擁有高級工程師、副教授以上職稱。
據悉,咨委會委員原則通過了咨委會章程。章程規定,咨委會實行一年一聘,期滿后可根據需要續聘。據了解,咨委會的主要職責是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國家有關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相關方針政策、法規、標準,對國外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情況和技術進行跟蹤和評估,積極對固體廢棄物處理發展戰略、政策、規劃、設施建設、管理模式等提出意見、建議和研究報告。并且負責組織公眾咨詢和專家咨詢,積極促進公眾、專家、政府之間的交流,協助市政府尋找固體廢棄物處理對策。每年至少撰寫1項咨詢建議或研究報告交市固廢辦。
一人一個網上工作室收集公眾意見
陳建華要求在城管委網站建立專門平臺,每個委員可以隨時提建議。同時,每個委員要在網上設一個工作室,隨時接受公眾意見,梳理后帶到咨委會。他還建議咨詢監督可以有一個類似告市民一封信的溝通方式,可以成立公共關系小組,不僅接受政府咨詢,也要接受市民咨詢。咨委會的企業代表肖超鋒在發言中主動提出,其企業要捐出10萬元,作為咨委會的活動經費。
后年廚余垃圾實現100%處理
據了解,廣州全市現需366輛垃圾運輸車,需要資金大約3億多。昨日,陳建華透露,廣州市財政已經決定,先撥2億元購買運輸工具,今年底基本實現。這部分車輛購置之后,即可實現干濕垃圾的分開運輸和有害垃圾單獨運輸。
陳建華提出,今年底前,部分壓縮站要改造完畢。他指出,只有分類出來的廚余垃圾才能壓縮,壓縮站升級改造后,全市6000噸廚余垃圾進行壓縮,可以減少10%,就能夠減少600多噸,按照一噸垃圾處理費300元計算,就能夠省下18萬元。此外還能實現密閉運輸,避免“跑、冒、滴、漏”和臭氣問題。
針對廚余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陳建華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及時行動。到2014年,廚余垃圾實現100%處理。另外陳建華表示,焚燒項目方面,先把李坑二期解決了,每天燒3040噸,再建3個廠就全部解決了。
來源: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