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十大消費潛規則發布 蘋果唯一被點名


    時間:2012-07-25





      加錢考駕照、影樓高價賣底片、消費預付卡不退余額、蘋果手機維修霸王條款……這些坑人的消費潛規則,你遭遇過了嗎?今年2月份至今,廣東省消委會聯合羊城晚報、南方電視臺,共同開展的“挑戰消費潛規則”活動進入第四期。昨日,經過主辦單位、消費者代表和相關專家及律師的共同遴選,2012年消費者反映最強烈、社會影響最大的10大消費潛規則正式公布!

      1

      汽車維修:夸大故障,以換代修

      部分汽修店的汽車維修服務存在“夸大故障亂收費”、“零配件以次充好”等現象,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不滿。

      朱永平律師點評:汽修店如果刻意夸大故障,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并使消費者因此而付出了不必要的費用,汽修店該行為則已涉嫌構成欺詐,并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有權要求汽修店支付一倍的懲罰性賠償。當車輛出現故障需要維修時,消費者可以多去幾家維修店,對比不同商家的價格和對故障原因的解釋。

      2

      蘋果售后:運輸損壞不免費維修

      根據蘋果公司公布的相關蘋果產品的維修規定,“維修可用翻新件,舊件歸自己”、“修壞產品僅賠維修款”、“運輸損壞不能免費維修”、“逾期未取機視為消費者放棄產品”等多項內容,存在不公平格式合同條款,侵犯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陳北元律師點評:蘋果公司在維修合同中單方面設定的上述格式條款,屬于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霸王條款。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此外,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3

      駕校學車:天價買證、高價快考

      由于報考駕照的人數日益增多,大部分學員從報考到取證時間均需半年以上,有些甚至超過一年,這為部分不良駕校和個別教練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加千元“插隊”、“天價買證班”、“高價快考班”等潛規則層出不窮,損害了學員的合法權益。

      朱永平律師點評:加錢買證、考證的現象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難以保證學員的質量,極易造成不良隱患,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學員在報考駕照時,應盡量選擇正規、信譽好的駕校。如果駕校長期拖延不安排學車、考試或有其他侵犯自身權益的行為,學員可以與駕校協商,要求駕校嚴格履行合同的約定,或與之解除合同并要求返還學費。

      4

      房貸車貸:捆綁辦理網銀、信用卡

      普通消費者進行購房、購車等大宗消費時,想要從銀行貸款,被要求辦理其他銀行業務,如開通銀行的短信通、開通網銀或是辦理信用卡業務等,對于這種情形,大多數的消費者選擇了無奈接受,但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法律尋求應得的幫助。

      朱永平律師點評:在法律上,上述行為可以明確定性為強行搭售。當消費者遇到上述情況時,可以向銀行工作人員明確表示,自己不需要上述業務,且這些業務與自己所要辦理的貸款業務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銀行無權強制要求顧客辦理,并要求銀行及時為自己辦理貸款義務。


      5

      網絡團購:過期不消費,網站不退款

      通過網上團購方式進行消費,消費者固然可享受較高折扣優惠及較為便捷的網上預訂服務,但同時,如果因個人原因逾期不消費,消費者可能要面臨部分團購網站不予退款的煩惱。

      陳北元律師點評:經營者不予退款的行為,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在遇到團購糾紛維權時,一定要注意對證據尤其是“電子證據”進行收集和保管。同時,在選擇團購商品時,睜大眼睛,購買前留意商品的消費提示和附加條款,做到心中有數,才不會“啞巴吃黃連”。

      6

      消費預付卡:不退余額,定額充值

      美容美發卡、電影卡、健身卡等部分消費預付卡,余額不能退,想要用完余額只能再按規定數額充值,周而復始,最終消費者還得選擇放棄;消費預付卡超過有效期的,需充入一定金額才能重新激活,經營者變相“捆綁”消費者。

      陳北元律師點評:這是一種強迫消費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要求退還余額。在消費者購買消費預付卡之前,消費者最好與商家在合同里約定,如果消費預付卡有余額,商家應該予以退還,并約定消費者有權通過小額充值用完余額。

      7

      奢侈品維修:費用高、時間長

      購買奢侈品價格不菲,但消費之后卻不一定得到“貴賓式”高標準的服務。在廣東,部分國外知名奢侈品牌沒有設立相應的售后維修中心,遇到較大的質量問題,只能返回原產國進行維修或由原產國寄回原裝零配件,除了支付高昂的費用之外,消費者還需至少等候數月甚至半年時間。

      陳北元律師點評: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奢侈品經營者也不例外,同樣要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等法律規定的保修和退貨義務。

      8

      網店經營:刷記錄、買好評、刪差評

      部分網店的所謂“鉆石級”、“皇冠級”信譽,不一定是真正銷售得出來的,而可能是刷出來的;部分網店還通過各種手段刪除買家“差評”,消除負面影響。

      陳北元律師點評:一些網店人為控制網店信用記錄的方式,欺騙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消費者如果懷疑商家有刷信用的行為,可以撥打12315進行舉報。

      9

      影樓消費:低價簽約高價賣底片

      盡管部分影樓在消費者預約時聲稱“所有費用均已包含在套餐價格中”,但在拍攝完成之后,其工作人員總會想方設法說服顧客進行“二次消費”,即高價購回相關底片,否則他們有自由使用未購買部分相片權,部分消費者為求心安或完美,無奈選擇高價購回。

      朱永平律師點評:影樓存在欺詐的嫌疑。對于影樓拍攝的相片,消費者具有肖像權,因此,影樓所謂的有自由使用未購買部分相片權的說法是錯誤的,影樓雖然具有擁有相片的著作權,但也不能隨便使用拍攝的相片,尤其不能隨便用于商業目的,否則,消費者可以以侵犯肖像權為由追究影樓的侵權責任。

      10

      餐飲服務:高額開瓶費、茶位費

      消費者如自帶酒水到酒店、餐廳、KTV等場所消費,部分經營者擅自向消費者收取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的所謂“開瓶服務費”;部分服務場所還收取較高的“茶位費”,不管是否真正需要,收費是否合理,消費者都得埋單。

      朱永平律師點評:開瓶費、茶位費往往都是經營者強行附加給消費者的,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規定。消費者面對商家強收開瓶費,可以拒絕支付。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