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組委會14日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由國家旅游局、廣東省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旅游局承辦,廣東省旅游發展促進中心、廣東省旅游協會、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信基集團、新加坡威爾斯諾管理集團、廣東世紀華晟文化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凱第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為執行單位的“2012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將于9月14日—16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
據悉,本屆“旅博會”擬設展覽面積100,000平方米、同比增長42.86%,標準展位5,000個、同比增長67%,展覽規模進一步升級。目前招展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曉捷表示,廣東是中國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一,旅游市場廣闊。2011年廣東旅游市場全線飄紅,接待過夜游客2.45億人次、增長12.5%,組團出境旅游576.1萬人次、增長32.7%,實現旅游總收入6443億元,旅游增加值2746億元、約占全省GDP比重5.18%,旅游業已成為廣東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旅游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國第一。這些有利基礎和條件,確保了去年首屆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為進一步打造旅游產業發展平臺,提升“活力廣東”旅游形象和影響力,發揮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作用,培育旅游發展新亮點,提升旅游綜合消費,經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以后我們每年均與國家旅游局共同舉辦中國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
據了解,本屆產業博覽會有以下亮點:
一是展覽規模更大,各方關注度更高。本屆旅博會計劃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86%,標準展位5,000個、增長67%,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執行單位、參展商更多。
二是展覽內容更豐富、產業鏈更長。本屆旅博會將按照國際一流旅游展會標準,擬設8個展館全方位展示整個旅游產業。除保持傳統旅游要素展館之外,還將增設游艇館、旅游服務館、兩岸四地旅游手信美食館、東盟旅游美食館、中國玉都展館。我們希望以旅博會為平臺,進一步加強旅游業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的帶動作用,培育更大的旅游消費市場。
這8個展館分別是:
1、國內旅游目的地館:主要以國內省、市、區及廣東省21個地市的景區景點、旅游目的地、旅游社等旅游企業為主,全面展示國內、省內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產品,促進旅游交流合作與市場開發。
2、國際及港澳臺旅游目的地館:匯聚了港澳臺及歐美等世界各地的旅游資源產品,展示國際重要旅游目的地形象。
3、酒店用品館:全方位展示酒店管理模式與服務、酒店餐飲、洗滌、酒店家具、燈飾、娛樂等酒店用品,致力打造權威、高端的酒店業界交流與合作平臺。
4、高端休閑館:匯集各類郵輪、游艇及水上運動用品、高爾夫及配套設施等,全面展示高端休閑旅游產品,搭建業界交流與合作平臺,促進廣東游艇產業等高端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5、旅游服務館:涵蓋旅游媒體、旅游電子商務、旅游規劃研究機構、旅游教育培訓機構、旅游文化創意機構、旅游保險、旅游金融企業等多種旅游服務產品及服務機構,全方位展示旅游產業的服務體系。
6、中國玉都館:玉器作為高端的旅游工藝品,將在這里得到全面展示。
7、兩岸四地旅游手信美食館:匯聚粵港澳臺兩岸四地旅游紀念品、工藝品、特色糕點糖果、營養保健品及土特產、創意DIY禮品、地方風味美食、知名老字號等各種旅游手信美食,推動兩岸四地旅游文化交流。
8、東盟旅游美食館:集中展示東盟十國的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美食等,推動廣東、東盟旅游業合作與交流。
三是創新辦展方式。本屆旅博會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原則,創新思路,采取市場化運作的辦展模式,國際化程度更高,引進了國際知名企業為執行單位。我們預計第二屆旅博會將吸引40個國家和地區參展。
四是主題活動更加精彩,打造的平臺更大。本屆旅博會期間,我們將精心策劃各類專業主題活動,如旅游合作交流酒會,2012年廣東省A級景區總經理年會、2012年廣東省酒店總經理年會、首屆中國酒店采購交流年會、旅游嘉年華、旅游推介會等,為業界搭建交流平臺。招徠更多國內外高端旅游展商和專業買家,打造展銷兩旺的高端、專業旅游交流合作平臺。
五是配套服務更加便捷完善。本屆旅博會,我們將提升完善各種配套服務,致力于為買家和賣家搭建更好的平臺。一是通過舉辦中國酒店采購交流年會組織專業買家團進行專項采購;二是完善配套服務,本屆旅博會將根據參展商預訂展位的數量,實行一系列獎勵政策,如贈送專場推介會、酒店及景區門票等。同時,將對各參展商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如酒店機票預訂、接送和現場服務等,為海內外的參展商創造良好的展覽環境。
來源:廣東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