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建言助力廣州打造國際化文化產業集群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05





      日前,“2024廣州文交會智庫學術年會暨廣州文化企業30強對話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行。此次學術年會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創辦的每年一次的聚焦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國際性高端學術活動,是“2024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會嘉賓對廣州如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群建言獻策。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躍國在致辭演講中提出,過去一年,廣州持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廣開交流之門,完善城脈、文脈、商脈傳承保護體系,文化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2023年,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初步核算實現增加值接近2100億元,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進一步鞏固。


      張躍國同時提出,接下來,要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全面提升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影響力,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奮斗的目標導向。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總工程師李若嵐也表示,近年來,廣州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文化產業與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加快文旅消費轉型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領軍企業,成為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展望未來,廣州文化產業前景廣闊,將以國家文旅消費示范城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貿易基地等為抓手,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集群,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之都。


      世界城市文化聯盟主任萊婭·加施認為,創新對于未來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廣州作為世界城市文化聯盟的重要成員,自2019年加入以來,高度重視培育和發展以創新為核心的文化新質生產力,為聯盟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這次文化年會的舉辦,不僅有助于推動廣州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大大提升了廣州在全球的影響力。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教授以城市文脈IP構建的視角,提出廣州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引領作用,推動文創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五大推力:一是促進廣深融合互補,以燈塔模式和水塔模式的雙塔模式建構粵港澳大灣區雙旗艦IP;二是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瞪羚升級,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三是以雙線融合交錯,促進廣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以文化與旅游結合的大眾化、普及化產業為基礎,推動地方經濟、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另一方面要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催生文化產業新業態;四是以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激活消費新空間,打造升級版的雙消費城市;五是以數字人、智能人的應用為主要抓手,打開文化產業發展新賽道。(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