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機器人產業向實向未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20





      “我老媽腰不太好,有一次拖地時喃喃自語,彎腰洗拖布讓她頭疼,如果能有個機器人幫忙就好了。”10月14日,云鯨智能創新(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峻彬告訴記者,多年前媽媽的一句話,讓他開啟了創業生涯。做一款符合中國家庭清潔習慣的拖地機器人成了張峻彬的創業目標。


      2016年,張峻彬組建起團隊,在3年時間里做出全球首款能夠自清潔的掃拖機器人。截至今年7月底,公司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近7.5倍,銷售的國家和海外地區從去年同期的9個拓展至30多個,新增意大利、瑞典、荷蘭等多個國家市場。


      張峻彬只是深圳機器人產業眾多從業者中的一員。《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23年,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為1787億元,同比增長8.7%。機器人產業正在技術創新、補強產業鏈、細分領域突破中向實、向未來發展。


      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共進


      張峻彬說,一臺掃拖機器人涉及力學、幾何學、機械原理、材料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由視覺、大模型、室內定位、高速電機控制、模組、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多種技術驅動。


      事實上,要讓一臺機器人“動起來、看得見、會工作”,關鍵技術獨立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強化共性技術攻關必不可少。“一個優質的硬件消費產品往往很難通過第三方軟件將其整體性能完全發揮出來。”張峻彬說,“我們通過自行開發軟件,讓硬件和軟件可以更好地耦合,從而給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


      在機器人行業,正是這些一點一滴的突破,促進了關鍵技術的獨立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深圳機器人行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近10年呈爆發式增長,2023年專利授權量與2015年相比增長約4.7倍,新注冊機器人企業超過1萬家。


      “深圳機器人企業創新能力突出,投資機構非常看好未來深圳機器人產業。”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介紹,深圳機器人產業融資事件數量多年來持續領先。2023年,深圳機器人產業共發生51起重要投融資事件,數量居國內第一。


      當下,在深圳機器人產業鏈上,不僅有優必選、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也有一批研制傳感器、減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的企業,同時還有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概念驗證平臺、深圳市特種機器人概念驗證中心等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平臺。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實現共進、雙贏。


      發展具身智能靈巧手技術


      深圳如今是全球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重要集聚區,工業體系健全、制造產業基礎堅實、應用場景豐富,尤其在具身智能這一人工智能新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今年4月,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行。創新中心負責人丁寧認為,具身智能關注的重點不應只是“人形”,而是要讓機器人像人一樣不斷突破。研究人員應基于“智能性”提高機器人的工作能力及效率。


      為此,深圳將目光瞄向讓具身機器人擁有靈巧手。


      8月26日,深圳智能機器人靈巧手產業發展大會舉行。深圳市市長覃偉中說:“靈巧手作為具身機器人與環境交互的末端執行器,是深度仿生、柔性感知、微機電系統、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技術交叉融合的集大成者,是實現智能機器人技術躍遷的關鍵突破口。”


      業內人士認為,在簡單機械結構的基礎上,靈巧手集成的前沿技術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完善。只有擁有一雙靈巧手,智能機器人才能更好地適應人類社會環境,并真正走進人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


      在深圳智能機器人靈巧手產業發展大會上,深圳宣布將充分發揮一流的創新生態、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創新資本集聚、鏈接全球市場等優勢,為智能機器人靈巧手的企業、機構、人才來深創新創業提供全要素保障、做好全鏈條服務、拓展全場景應用。(記者 羅云鵬)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