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發布會。昌平區區長、未來科學城管委會主任支現偉表示,作為北京生命健康科研、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未來科學城生命谷提質擴容再上新臺階,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等多個生物醫藥園區項目集中封頂,合成生物制造研發體系不斷健全,多個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助力企業全流程技術攻關。
支現偉表示,近三年,未來科學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超三成,累計獲專利授權超6000件。在生命健康領域,涌現出鄧宏魁團隊“化學小分子誘導人體細胞實現重編程”技術、“北腦二號”智能腦機系統等具有代表性的創新研發成果。
據介紹,目前,未來科學城正重點推動生命谷提質擴容——國際生物工程創新中心等8個生物醫藥園區項目集中封頂,沙河醫藥健康產業園等4個標志性項目開工,構建共性技術服務平臺55個,生命科學走廊串點成鏈。同時,積極打通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最后一公里”,實施有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近三年,入庫項目600余項,技術合同成交額超千億元,知名科學家創辦企業超百家。
昌平區副區長、未來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柳強介紹,在合成生物制造領域,未來科學城致力于健全研發體系,不斷夯實技術服務平臺。依托中國科學院、北京化工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的技術優勢和引領帶動作用,合作建設合成生物制造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搭建質譜檢測技術應用等6個共性技術平臺,為企業提供全流程技術攻關服務。(記者 熊琳)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