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成渝經濟圈 黔北老區發展提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23





      金秋時節,地處大婁山腹地的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從盛夏到金秋,一波接一波來自重慶、四川等地的游客到這里休閑養生,讓這個黔北山區的偏遠小鎮變得很熱鬧。


      在九壩鎮山堡社區,村民蔡云梅經營的鄉村民宿生意不錯。“每年入夏后,來避暑、康養的游客很多,暑假更是一房難求。”蔡云梅說。


      山清水秀的山堡社區,靠近重慶,平均海拔約1400米,夏季平均氣溫20攝氏度左右,是很多人青睞的避暑養生勝地。目前,800多戶人的山堡社區,開設了上百家鄉村民宿。剛過去的夏天,整個社區吸引納涼避暑的游客6萬多人。


      70多歲的重慶國企退休職工夏阿姨和丈夫連續7年來桐梓縣休養,每年都要住四五個月。“這里的生態環境很好,很是適合休閑養老。”夏阿姨說。


      這幾年,重慶到貴州桐梓縣的高鐵、高速都開通了,進一步縮短了兩地之間的時空距離。為承接好成渝地區不斷外溢的“避暑流量”,包括山堡社區在內的九壩鎮多個村(社區)積極融入成渝經濟圈,大力發展“避暑經濟”。


      在九壩鎮旅游產業辦公室負責人王躍看來,全鎮避暑、康養經濟持續升溫,既有賴于獨特的生態環境、宜人氣候,更離不開貴州積極推動遵義市與成渝兩地深化聯動發展所給予的政策支持。


      在今年9月舉行的貴州省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立國說,貴州將積極支持遵義市建設省域副中心,打造全省對接成渝雙城經濟圈“橋頭堡”,在進一步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西部大開發新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革命老區的遵義市,與重慶、四川毗鄰,也是西南地區南下北上的重要節點城市。這些年,遵義以道路聯通、資金融通、產業互通、信息溝通、民生相通為導向,積極推進經貿、文旅、科創等與成渝兩地密切對接。


      在遵義市桐梓縣的貴州婁山關經濟開發區,遵義雙盛電氣系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


      “2017年從重慶搬遷到這里,就是看好當地的政策、用工、用地等優勢,對公司降本增效幫助較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生產的汽車及工程機械相關產品大量銷往重慶、四川等地。


      作為黔渝合作示范園區,貴州婁山關經濟開發區建立之初就以打造黔北、渝南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為發展目標,大量招引了與重慶產業配套銜接緊密的企業。


      湘江工業園、匯川高坪機電工業園區、播州區和平工業園區……放眼遵義市,類似的產業園區正不斷結合自身優勢,瞄準成渝地區的電子、汽摩、裝備制造等產業,努力打造配套生產基地。


      今年以來,遵義市累計面向成渝地區新簽約引進投資項目110個,協議資金約120.7億元。遵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鳴鳳說,全市主動服務和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聯通區域鏈、融入產業鏈、服務生活鏈等為路徑,努力打造成渝制造業配套基地、科技協同創新基地。


      隨著與四川、重慶在旅游、產業、貿易等領域的交流日漸頻繁,遵義市針對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還探索推進“跨省通辦”。截至目前,遵義市與成渝地區簽訂了39項“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曹鳴鳳表示,遵義市今后將全方位、多層次、漸進式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積極開拓成渝消費大市場,打造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應地和避暑康養首選目的地。同時,強化與重慶、成都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資源共享,努力建設貴州開放型經濟“橋頭堡”和外向型產業集聚區。(記者駱飛、李驚亞)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