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杭州六小龍”看區域創新“五維密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8





      今年以來,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科創企業在人工智能(AI)等產業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科創界熱議焦點。


      全球科技版圖呈現多元化趨勢


      “杭州六小龍”并非源自招大引強,其中過半系經過當地孵化培育。


      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度求索”)運用算法優勢研發的高性能大模型DeepSeek-V3,標志著中國科技創新從“跟跑”向“領跑”轉型。


      作為中國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四足機器人,可以跋山涉水、跳高載人,其演示視頻曾被馬斯克轉發。


      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腦科技”)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在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期間協助運動員點燃火炬。


      杭州游科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國內首款3A級游戲《黑神話:悟空》,打破國外游戲在3A領域的長期壟斷。


      杭州云深處科技有限公司四足機器人“上崗”海外電力管廊巡檢。


      杭州群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可交互三維數據能力,為機器人與其他AI應用領域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持。


      浙江省科技廳原廳長、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周國輝表示,“'杭州六小龍'給我的啟示是,中國已經站到了AI領域的戰略要位,數據要素正在重構經濟范式,AI具有重塑千行百業的神奇魔力。此外,杭州市創新集群的涌現自有邏輯,科技創新要堅持時間辯證法。”


      在他看來,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變了世界格局。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啟了人類工業文明大門,讓歐洲崛起;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和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動美國遙遙領先。中國錯過了這兩次工業革命,然而在改革開放后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尾聲,通過追趕、跟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如今,人類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中,這一輪科技革命的特點是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


      周國輝表示,“在科技系統工作多年的我深感榮幸,能見證、觀察和探討科技革命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以及中國如何成為這一變革的關鍵力量。'杭州六小龍'現象引發世人關注,再次表明全球科技版圖正在發生結構性變革。”


      探索區域創新生態密碼


      “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以后,引發國內外諸多評說。


      “如何理解杭州?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不再把杭州作為一個城市而是一家創業企業。”同濟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教授許濤表示,“杭州在政府管理創新、人才管理創新、文化管理創新方面有一些獨特做法。”


      比如,在政府管理創新方面,杭州市政府在最大程度上“少管不管,放手賦能”,推動杭州市創新能力提升。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中,杭州市創新能力指數排名第4位,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


      自G20杭州峰會舉辦以來,杭州市人才凈流入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這得益于杭州市創新人才管理機制,營造尊重人才的創新氛圍。深度求索創始人梁文鋒提出的“讓每個人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和試錯機會”理念與之相呼應。


      在文化管理創新方面,杭州市堅持營造“創新得支持,失敗能寬容”的社會氛圍,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比如,杭州市在新興領域建立特別審查通道,大幅度壓縮強腦科技的腦機接口產品臨床審批周期。


      “創新可能不是被計劃的,但一定是被哺育、引導和催生的。”周國輝用頂層戰略、創新主體、產業根基、政府作為、生態構建“五維密碼”解釋“杭州六小龍”的來源: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省從資源小省邁向科技強省;浙商精神與創新創業“新四軍”成為破局密碼;民營經濟與數字經濟雙輪驅動產業升級;政府當好服務市場的“店小二”;區域構建從實驗室到獨角獸的全鏈條護航生態。


      在周國輝看來,“成功=政府(陽光)×市場(土壤)×人才(種子)×文化(氣候)。政府規劃的'陽光'、市場培育的'土壤'、人才匯聚的'種子'、創業文化的'氣候',共同構成了滋養創新的熱帶雨林。10年前,浙江省形成了創新創業'新四軍',而'杭州六小龍'是這個創新創業矩陣的代表。”


      “杭州六小龍”不是用來膜拜的


      多年來,周國輝深刻感受到浙江省鼓勵的可貴的創業創新精神。然而,當他思考浙江省創新生態時,卻發現令人深思的另一個現實:浙江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低于北京、上海、深圳,國家級大科學裝置數量屈指可數,原始創新能力與產業轉化效率存在明顯斷層。浙江省唯有清晰地洞察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在創新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高質量創新發展。


      “'杭州六小龍'走熱之后,浙江省各級政府始終保持低調。我幾次聽到浙江省領導同志告誡大家,既要借勢借力,又要保持清醒。”周國輝表示,浙江省依然存在區域創新地位和能級不高、科技創新投入和產出強度不高、勞動生產率水平不高、創新型產業占比不高“四個不高”外在表象,這源于企業主導的創新需求傳導機制不夠健全、原始創新策源能力不夠、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運作不夠、企業支撐創新發展的盈利能力不夠、耐心資本培育引導機制不夠、拔尖創新人才引育和賦能不夠、數據要素賦能作用發揮不夠、市場化專業化科技服務生態不夠健全“八個不夠”內在原因。


      周國輝建議,浙江省應該加快打造教科人一體化創新載體;大力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構筑創新發展的載體平臺;推進科技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推進開放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用好國內國外兩方面創新資源。


      “'杭州六小龍'不是用來膜拜的,而是用來超越的。”許濤表示,“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產業,甚至是世界級產業。去看其他城市做了什么,做對了什么,還有什么是我們可以超越的。或許,這個城市就是下一個杭州或者下一個硅谷。”(記者 鄧淑華)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