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北京市機器人"雙百工程"成果發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自2019年起連續出臺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全力建設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示范高地和高端產業集聚區。
據了解,"雙百工程"是北京市在2023年印發的《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中提出的,即"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和"百種應用場景示范工程"。其目標是到2025年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的建設目標,打造產品創新和場景示范雙驅動、生態優化和產業協同共聯動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北京樣板"。目前,相關目標已全部超額完成。
"百項機器人新品工程"成效顯著,高端產品體系基本形成。北京市聚焦機器人"1+4"產品體系,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核心領域進行謀劃和布局,帶動協作、醫療、特種、物流四類優勢機器人產品躍升發展,已支持形成12類200項機器人創新產品,高端產品體系基本形成。
"百種應用場景示范工程"成果凸顯,應用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其中,北京市發揮其超大城市場景豐富優勢,加大場景創新和供需對接力度,支持機器人創新產品在11個領域134種場景完成首試首用和迭代升級,應用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打造了機器人公園,形成包含6款產品的"機器人+園林"解決方案,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在市屬公園和園博館推廣應用104臺;探索了機器人課堂,初步形成包含課堂學伴、老師助教、課間玩伴和物品運送4類產品的"機器人+教育"解決方案,先后在北京14所中小學部署38臺機器人。
據了解,下一步北京將深入總結"雙百工程"的經驗做法,聚焦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需求,持續在創新產品和高價值場景兩端發力,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服務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一是進一步強化整機引領帶動。探索仿生結構與材料等顛覆性技術,突破高精度、柔順操作等運控技術,多路線布局,大幅提升具身智能水平,形成人形機器人等高水平量產能力,培育一批技術先進、工藝規范、安全可靠的創新產品。
二是進一步強化全域場景開放。面向全球機器人企業和產品,打造并開放一批公共服務全域場景,形成一批具有廣泛推廣價值的"機器人+智慧生活"北京方案,打造人與機器人協同共進的全球機器人應用標桿城市。
三是進一步優化產業要素保障。用好政策和基金,壯大創新主體。支持建設產教融合平臺和實訓基地,促進人才引育。優化產業園區布局,攜手津冀統籌布局整機制造與配套環節,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楊鵬岳)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