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從供需兩端發力 破解發展難點堵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1





      上半年地區GDP同比增長6.2%,經濟大省領先、中部領跑;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6.5%、2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6%,超全國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面對“外需下滑和內需不足碰頭、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統籌不夠”等難題,湖北堅持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兩手并用,探索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加速重構新的發展模式和增長動力。


      護航企業“出海” 激發消費潛力


      當前,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作為外貿經濟大省,湖北在這場博弈中面臨出口受阻、供應鏈承壓的沖擊,汽車及光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受到影響。


      為此,湖北堅持“一企一策”研究出臺支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破解市場拓展、貿易融資等難題,營造助企紓困的良好環境。


      摩擦一號制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車剎車片生產企業。今年以來,企業出口受國際形勢影響較大。中國進出口銀行湖北省分行充分發揮海外渠道資源廣等優勢,對企業及時追加授信,幫助企業拓市場、找銷路、穩訂單。近期,企業不斷開拓墨西哥等國家市場,逐步擺脫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武漢海關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進出口總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23.1億元,同比增長28.4%,創歷史同期新高。


      面對海外市場萎縮,湖北想到了“出口轉內銷”,大力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推進外貿優品進商超、進電商。4月26日,外貿優品中華行湖北站活動現場,武商集團、武漢國貿集團與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等外貿出口企業簽訂采購協議,助力外貿企業拓展內銷渠道,簽約金額145億元。


      為深挖消費潛力,湖北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創新多元場景、提升消費體驗,帶動高質量供給。今年1月1日,湖北率先發布以舊換新政策。半年時間,全省17.3萬輛汽車、3000多萬臺家電以舊換新,直接拉動消費687.6億元。“政府補貼+金融支持+企業讓利”的疊加效應,讓2.3萬家企業與1800萬消費者共享政策紅利。


      住房消費是大宗消費的重要一環。上半年,湖北各地因城施策,圍繞教育、落戶、改善等置業需求,從供需兩端著力持續調整優化房地產支持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湖北省黃石市就出臺系列支持購房的優惠和補貼政策,涵蓋新黃石人、多孩等家庭7類人群,最高可享受21萬元補貼。今年上半年,黃石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9.9億元,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04.9萬平方米,其他房地產業營業收入完成1.95億元,實現房地產業三項經濟指標全部轉正。


      賦能傳統產業 布局未來產業


      一段時間以來,重點行業有效需求不足、內生動力偏弱、行業內卷嚴重,是影響湖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為湖北第一大產業的汽車,就在全球汽車業深度變革中步伐緩慢,導致全省汽車產銷受困。統計顯示,湖北汽車業增速連續14個月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僅增長6.7%,遠低于周邊省份20%以上的行業增速。


      面對市場新形勢,湖北提出加快汽車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依靠科技創新,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拓展更多的市場需求,實現供給側的“更好”與需求側的“更多”良性互動。


      一方面,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持續為汽車業注入“科技基因”,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今年上半年,“中國車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推出10款“車谷造”新能源車,不少新車上市即成爆款,帶動該區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6.6萬輛,同比增長58.5%;另一方面,加大技術研發,推動商用車新能源化,在細分市場占據先機。被譽為“商用車之都”的十堰市上半年整車產量增長10%,新能源汽車產值增長138%。


      為傳統產業賦能,穩住存量的同時,湖北還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為增量打基礎。


      總部設在武漢的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早在幾年前就“嗅到”6G時代的商機,手握數千項6G專利。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陳山枝介紹,中國信科集團已在武漢東湖綜保區投建研發制造基地,將承載6G“空天地”網絡裝備的研發迭代和制造,劍指“十五五”百億級產業增量。


      今年上半年,湖北凝練“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創新需求,組織實施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32個專項352項技術創新項目。統計顯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4.4%,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四分之一,多個新興產業產品產量實現50%以上的大幅增長,產業升級動能強勁。


      “未來,湖北將謀劃10個以上500億級、100個以上百億級產業項目,出臺高端裝備、低空經濟、人工智能、醫工交叉等重點產業支持政策,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包保服務全覆蓋,確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00家。”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萬奎表示。


      優化營商環境 激活民間投資


      盛夏季節,湖北各地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熱浪滾滾。上半年,湖北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比1至5月加快0.3個百分點,居經濟大省第一、中部第一。


      重點項目是關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牽引性、標志性項目,常被視作擴大有效投資的“定盤星”、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梳理湖北省2025年省級重點項目清單,一個突出特點是重大產業項目數量首次超過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其中,重大產業項目達到476個,較去年增加203個,數量占項目總數的49.6%。重大基礎設施項目367個,數量只占項目總數的38.2%。


      “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重點處負責人表示,過去省級重點項目中,一直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挑大梁”,今年重大產業項目“扛重擔”,反映出政府部門對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更加務實和謹慎。


      2025年,湖北省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共安排項目960個,總投資3987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561億元。項目個數、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


      圍繞提高投資有效性,湖北大力推進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積極轉變投資項目管理理念、方式、流程。改革推進近兩年,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項目多了,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更強了。


      今年以來,為應對外部挑戰,湖北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從政務生態、產業生態、創新生態、開放生態和政治生態五個方面提升營商環境。上半年,為經營主體降低各類成本510.8億元,工商業平均電價比去年下降1.5分/千瓦時,罰沒收入同比下降8.4%。


      一系列有溫度的政策,帶動上半年湖北民間投資增長6.2%,高于全國6.8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其他民間投資增長11.4%,高于全國6.3個百分點。


      “當前國際形勢波譎多變,但經濟工作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湖北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湖北下半年仍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認清形勢、正視問題,圍繞支點建設“七大戰略”,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持續鞏固經濟穩中向好、量質并進的發展態勢,切實推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徐海波 龔聯康)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