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印發《關于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構建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浙江將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強化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生態支撐,建立完善上下貫通、屬地負責的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增長機制,著力打造各類人才向往的科創高地。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浙江全省科技創新投入達到9000億元以上,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增速高于科技創新投入增速,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超3600億元且占GDP比重3.4%以上,支撐區域創新能力保持全國前列。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發展模式先行示范,高水平大學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打造、高層次人才引育實現高效統籌,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科技創新投入合計超900億元。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路徑成熟定型,"企業出題、政府助題、平臺答題、車間驗題、市場評價"的科技創新模式全面推廣,引導企業科技創新投入達到7000億元。科技創新投入牽動的創新環境持續優化,政府科技創新投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基本健全,力爭11個設區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均超全國平均水平,形成良好創新生態。
到2030年,浙江全省科技創新投入達到1.1萬億元以上,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超4500億元且占GDP比重3.5%以上。
《實施意見》提出,將持續加大政府科技創新投入。堅持總量穩步提升,各級政府科技創新投入預算安排原則上只增不減,各級政府財政性科學技術資金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
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橫向經費累計實際到賬總金額300萬元以上且形成重大科技成果的產學研合作項目,或企業自主實施、頂尖人才自主選題實施的科技項目,按規定可上升為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綜合考慮企業的研發強度、增速、總量等因素或者對基礎研究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按企業研發費用的一定比例給予財政獎勵。推進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全省每年新認定5000家以上。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每年遴選2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業等作為規下樣本,推動升規納統。建立國有企業研發費用剛性增長機制,省屬國有企業研發費用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浙文)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