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縣地處福建省中部,人文薈萃,自然生態資源稟賦優良,是傳統的農業縣,又是新興的工業縣,素有“閩中明珠”之美譽。近年來,尤溪縣質監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建設新型工業縣,打造朱子文化城,構建和諧新農村”的戰略目標,立足部門的職能特點,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服務縣域特色產業,致力于培育具有尤溪經濟特色的產業品牌,打造龍頭品牌平臺引領行業質量提升,推動尤溪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取得了明顯成效。
實施品牌帶動戰略,積極引導企業搭建品牌平臺。該局在實施品牌戰略的過程中,真正把品牌工作作為尤溪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加快崛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落實,認真制定品牌創建“十二五”規劃和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品牌創建目標考核責任制,及時研究解決品牌創建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跟蹤督察品牌創建進度及落實情況,大力培育、扶持、保護和發展優勢品牌產品,為創牌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圍繞“選好一個項目,形成一個龍頭,樹立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的目標,該局注重培育特色產業龍頭,引導企業牢固樹立“抓發展的基礎是抓產品、抓產品的基礎是抓質量、抓質量的核心是抓品牌”的市場競爭理念。該局制定實施了“三個堅持”策略以引導企業爭創名牌,即堅持以市場占有率為根本,堅持以產品的質量保障為根本,堅持以產品的技術創新為根本。幾年來,先后為尤溪金柑、尤溪綠竹筍這兩個極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為8個產業或行業龍頭企業的產品創下“福建名牌產品”稱號。此外,重點培育長波水力機械公司的長波牌水輪泵等20多個知名品牌,這些企業及產品成為行業龍頭,引領行業實現質量提升。
推進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用標準提升產業產品質量水平。近年來,該局組織相關單位制定國家標準1項,省地方標準3項,尤溪縣紡織企業“聯盟標準”2項,縣農業標準9項,企業標準9項。制定的國家標準為《地理標志產品 尤溪金柑》,地方標準為《地理標志產品 尤溪綠竹筍》、《松油》和《松油醇工業雙戊烯》;出臺了《尤溪縣聯盟標準管理辦法》,指導幫助縣紡織企業協會制定了全市首個《PU革基布》、《針織起絨彈力革基布》聯盟標準,供全縣革基布生產企業執行,全面提升全縣革基布產品質量水平;指導縣農林部門聯合制定《尤溪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規程》、《尤溪紅茶》等9項尤溪縣農業標準;今年又指導幫助國興環保公司制定《環保用廢塑料、橡膠回收裂解釜》、《建筑工程用膠合板》等企業標準;這些質量管理工作的實施為該縣企業躋身行業龍頭地位打下堅實基礎。如該縣三林木業公司是一家集林木生產、加工一體化的省級龍頭企業。該局積極推動企業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試點,使該企業擁有157項各類專利技術,成為該行業的領跑者,其中為實施技術專利化和專利標準化,制修訂《建筑木構件及裝飾型材》等企業標準,并擬將該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
創新質監服務模式,建立跨部門“大質量”工作機制。該局與農業、林業、經貿等部門攜手互動,與企業溝通形成共識,夯實標準、計量、質量認證等質量管理基礎工作。與省級開發區——尤溪經濟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園區企業在技術標準、品牌創建、特安計量技術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近年來,該局結合實施品牌戰略、技術標準戰略活動,引導企業引進外部專業機構培訓,以學習觀摩等方式引導企業重視質量和質量管理,取得明顯成效。如三林公司獲評“福建省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和首屆“三明市政府質量獎”,并爭創“福建省政府質量獎”;三林公司及長波公司先后獲得“福建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三林公司和洋益公司等獲得“測量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該局共引導農業企業獲得有機食品認證8個,綠色食品認證34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6個,其中慈心園茶業公司認證的有機茶園面積87萬平方米,為福建省首家且單個面積最大的有機認證茶企。該局還與農、林部門合作創建1個國家級林木種苗繁育農標示范區,毛竹、油茶豐產栽培等2個省級農標示范區。近年來,尤溪紅茶聲名鵲起,質監部門在茶葉標準化栽培技術、茶企加工QS取證方面指導到位,累計有41家茶企135個產品獲得省以上茶評會名優茶獎項。此外,該局還攜手多部門幫助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和產品研發中心。如沈郎公司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共建油脂加工實驗基地,田伯生物肥公司與福建省農科院共建實驗室及有機肥創新中心,奧翔體育塑膠有限公司也與武漢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合作共建實驗基地。在尤溪縣質監局的積極幫扶下,該縣企業強強聯合實現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夯實企業基礎管理工作,對提升該縣企業的質量管理總體水平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本版由趙永光 林肇澤 吳長生整理)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