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線蓮成福建生態經濟新興產業


    作者:張莉 張燕敏    時間:2013-10-28





    專家呼吁:亟待加強產品深加工開發和有機種植實現長遠發展

      “各級各部門要開拓創新,大力培育現代農業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不斷探索農業產業化雙贏模式,帶動周邊農民持續增收。”福建省副省長陳榮凱近日對該省金線蓮產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他強調,“希望把金線蓮這個福建瀕危珍稀名貴中藥材健康養生產業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近年來,福建出臺多種優惠扶持政策,加快金線蓮產業發展,特別是大力推廣金線蓮人工栽培,使全省金線蓮產業呈現井噴式的發展態勢,全省金線蓮種植面積逾數萬畝,產值近百億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金線蓮已經成為該省生態經濟新興產業。

      科技挽救瀕危植物,催生新興產業

      金線蓮別名金線蘭、金絲草,為蘭科植物花葉開唇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地方保護的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生于海拔200-1400米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下枯枝落葉陰濕處,分布于福建、臺灣等地。金線蓮性喜陰涼、潮濕,生長溫度在18-20攝氏度,要求光照約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陽光直射。由于其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自然繁殖率極低,而且生長緩慢。

      金線蓮專家、儒蘭(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連建枝表示,金線蓮在民間素有“藥王”、“金草”、“神藥”、“鳥人參”等美稱,金線蓮含有多種的多糖、黃酮、生物堿、氨基酸、、皂甙、甾體、微量元素等成分。金線蓮含水量為87%、脂類2.7%、蛋白質2.2%、糖類6.4%、粗纖維0.7%、其他成分1.0%;金線蓮為低熱量藥用植物之一,每100克干重的熱量僅為54卡;維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干重含有125毫克;金線蓮中鉀、鈣、鎂、磷、鈉、鐵、錳及鋅等8種礦質元素含量豐富,金線蓮中游離氨基酸含量為1.9266毫克/克。

      正是由于野生金線蓮巨大的藥用價值,其市場價格近年來一路飆升,每公斤野生金線蓮高達數十萬元,這直接導致金線蓮被人為過度采摘,加上蟲、鳥等動物也喜食金線蓮自我療傷,野生金線蓮資源已經瀕臨滅絕。為保護野生金線蓮種屬,1990年,福建省政府將金線蓮列為瀕危藥用植物。

      如何挽救瀕危野生金線蓮成為福建農技科研人員的一項重大使命。經過數年潛心攻關,2006年福建省林業科技試驗中心成功推出“金線蓮組培快繁與短周期栽培技術”的科研成果,使金線蓮由野生狀態轉變成人工培育種植,不僅大大加快了金線蓮的繁殖速度,而且使得其質量均衡一致,也更適合規范化管理、工廠化生產經營,一舉催生了該省金線蓮新產業。

      政策扶持,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讓福建省瀕危的野生金線蓮得以重生的根本途徑。那么,政策扶持則是金線蓮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推手。

      據悉,創辦一家金線蓮生產企業,建標準化廠房、培育基地需投資上千萬元以上。為了做大做強金線蓮產業,該省各級機構和農業主管部門高度重視金線蓮產業發展,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其中,最適宜種植金線蓮的南靖縣更是頻頻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創新發展模式,大力推廣金線蓮種植。

      南靖縣縣委、縣政府不僅成立了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生物醫藥產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解決金線蓮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規劃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在資金、土地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加以扶持,還將金線蓮的種植任務統籌安排到各鎮,并將其納入鎮年度責任考核內容。該縣農業局還牽頭成立了南靖金線蓮產業協會,由協會制定金線蓮產業的生產標準,并嚴格組織實施,以確保金線蓮產品質量。與此同時,該縣金線蓮企業與臺灣同行開展人工培育、深加工等方面的技術交流,促進產品質量提升。

      南靖縣農業局局長楊志忠表示,“近年來,南靖縣積極組織開展金線蓮技術示范推廣、培訓交流、質量安全與信息服務,共組織對外考察3次,組織培訓8次,并與省農科院、農林大學、省林業科技試驗中心等相關科研院所和臺灣金線蓮生產企業合作,全縣金線蓮產業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得益于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農業主管部門的重視,南靖金線蓮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全縣金線蓮企業2008年僅有4家,2009年起每年新創辦10家。如今,全縣金線蓮標準化生產企業達46家,其中儒蘭生物科技公司、東南佰生生物科技公司都具備了年產逾10噸金線蓮鮮品(約8000萬株)的生產能力。南靖縣荊龍生物科技公司、大地金華生物科技公司、葛園農林科技公司等都是投資上千萬元的金線蓮支撐企業,均建有標準化廠房,擁有人工栽培基地和生物工程技術人員。

      南靖縣金線蓮支持企業采取“公司+農戶”形式與農戶合作發展生產,公司和農戶簽訂協議書,由公司提供種苗、技術并回購產品,農戶負責利用所在林地搭建大棚或天然林下種植金線蓮,走出一條金線蓮工廠化繁育、生產、加工,以企業產銷為主、農戶參與種植的產業化路子,不僅有效緩解金線蓮供需矛盾,還解決了生態公益林養護、林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就業增收等問題。

      南靖縣金線蓮產業協會副會長單位、儒蘭(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強表示,目前南靖縣年培育林下、仿林下栽培金線蓮1000多畝,鮮品50萬公斤,干品3.5萬公斤,產值超4億元;金線蓮行業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有100多戶農戶從事金線蓮種植。

      產業持續發展亟待解決兩大問題

      近年來,市場對金線蓮的需求十分旺盛。目前,市場上的福建金線蓮鮮品每公斤價格600-1200元左右,干品每公斤高達8000-20000元,而且價格一直持續居高不下。旺盛的市場需求,一方面帶來了產業的快速擴張,一方面也導致產業的粗放經營,更有少數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生產不符合市場要求的金線蓮,市場出現良莠不齊的發展局面。

      “產業要提升,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顯得尤為關鍵。”楊志忠表示,南靖縣將繼續抓好金線蓮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示范推廣,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狠抓產品深加工,開發金線蓮系列產品、拓開金線蓮市場增效益,計劃到2015年,全縣金線蓮產業將再增加投資4億元,爭取通過金線蓮中藥材GAP認證,努力將南靖縣金線蓮產業建設成為年產值達30億元以上的支柱產業。

      金線蓮產品深加工潛力大,金線蓮提取物又可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花卉、化妝品等行業,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南靖金線蓮產品僅限于金線蓮種苗、鮮全草、干全草、金線蓮健康茶等,中高端深加工系列的產品還是缺乏。”南靖縣金線蓮產業協會會長鄭利山認為,金線蓮深加工產品,如金線蓮膠囊、口服液、速凍產品、飲料、含片等,能夠大大提升產值、拓展市場效益,對產業提升起著強大的引擎作用,能促進整個行業的跨越發展,因此加大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力度勢在必行。

      可喜的是,行業主管部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目前,南靖縣農業局正積極協助南靖金線蓮產業協會爭取把金線蓮納入“藥食同源目錄”,為金線蓮企業后續產品深加工打好基礎。同時,組織企業通過“6·18”等平臺,與科研部門對接,抓好金線蓮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示范推廣,開發深加工產品。

      金線蓮種植存在另一嚴重問題,金線蓮成長期中生長緩慢,一些小規模企業或蓮農種植不規范,嚴重影響了金線蓮效果,這將金線蓮的有機種植提上了議事日程。以金線蓮培植加工著稱的儒蘭(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會同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漳州市民間醫術研究院科研工作者進行技術攻關,成功地將野生金線蓮馴化為人工種植金線蓮,在國內以獨特的種植方法實現了純有機方式培育,填補了國內金線蓮有機種植的空白,并于今年初拿到中國金線蓮第一張有機證書,成為中國第一家有機金線蓮生產企業。

      福建金線蓮產業正以蓬勃發展的態勢向高端、深加工轉型發展。假以時日,金線蓮有望成為福建生態經濟的主導產業。(張莉 張燕敏/文)

    來源:中國信息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