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四川省發改委主任唐利民到宜賓臨港開發區調研時指出,宜賓港要加快建設步伐,抓住國家對鐵路建設放開搞活的歷史機遇,先行研究進港鐵路的建設事項,力爭社會經濟發展在川南地區實現新的突破。
宜賓經濟發展的重頭戲
據介紹,臨港經濟開發區到2017年,產值將達到600億元,GDP年均增長37%,達到200億元,集裝箱吞吐量達20萬標箱,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0億元,城市建成區達到35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0萬人以上,全面實現經濟發展最快、開放水平最高、人均貢獻最大、發展環境最優、城市形象最佳的戰略目標。
到2020年,臨港經濟開發區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GDP年均增長32%,達到400億元,經濟總量躍居全省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前列。
將宜賓港建成川南“橋頭堡”
近年,宜賓市統籌發展思路,著力以港興城、以港興業。因此,建設宜賓港成為宜賓社會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高速公路和市內快速通道建設,推進鐵路、航空建設,構建水路、公路、鐵路、航空相配套的四通八達、覆蓋全市的立體交通網絡,著力把宜賓建設成為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四川“南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橋頭堡”,宜賓港也隨之肩負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重擔。
“截至今年6月,我們的集裝箱運輸已實現2萬標箱,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200%。”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貿易科技局局長胡明鏡介紹,宜賓港的運輸量幾乎是每年成倍增長,并且運行情況良好,這不得不說“臨港速度再次創造了奇跡!”
目前,宜賓港已成為長江上游唯一同時具備集裝箱、重大件、滾裝、散貨功能的綜合性內外貿港口,這也使得以開發區為起點的大宗商品運輸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宜賓港注定會成為宜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打造長江第一新港城
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遵循“新港、新園、新城”的發展理念,規劃城市人口約30萬,面積約47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一個新城。預計到2015年臨港經濟開發區將實現產值1000億元,將成為川滇黔結合部區域發展環境優、增長速度快、產業集聚度高、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綜合經濟區和城市新區。
按照《成渝經濟區規劃》對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定位,宜賓確定了建設“通江達海、產業創新、山水宜居的長江第一新港城”,構建現代新型產業體系,努力把臨港建設成為全省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集中區、吸引外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集聚區、體制改革的先導區和循環經濟的示范區這一戰略目標定位。
來源:中國水運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