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了解到,上半年廣東石化行業保持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增長態勢。前5個月,全省石化行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69.07億元,同比增長6%。在出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0%的情況下,廣大石化企業著力開拓國內市場,保證了全行業穩定增長。廣東省石化協會會長馮惠流表示,廣東石化行業上半年經濟運行的種種表現,反映出企業把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馮惠流表示,盡管上半年全行業產值同比增長6%,但仍低于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3個百分點。在廣東石化工業中占較大比重的原油加工業增長表現不理想,直接拉低了全行業增速。但原油加工業利潤表現突出,去年上半年虧損12.22億元,今年同期盈利19.91億元,并拉動全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2.3%,利稅增長20.8%。相比之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卻是另外一番表現,行業增加值增長10.7%,高出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1.6個百分點;但受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化工行業上繳利稅降低5.2%。主要石化產品乙烯產量增長4.6%,合成樹脂增長11.4%,合成橡膠增長29.3%,純苯增長7.7%,反映出全省乙烯及相關合成材料需求比較旺盛。
上半年廣東省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從1~5月的統計看,已實際完成投資149.32億元,同比增長36.6%。這是多年來未曾出現過的高速增長,原因是煉油、乙烯等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馮惠流表示,隨著這些項目建設逐漸進入高潮,不僅今年下半年,預計未來2~3年內,廣東石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記者注意到,占全省國土面積近70%的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與富庶的珠三角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層次上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面對這一基本省情,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上半年歷時3個月,走遍全省21個地級市并對重要產業領域深入調研后,清晰地勾畫了發展路徑:珠三角地區要在調整經濟結構中加快發展,粵東、粵西、粵北要在加快發展中調整經濟結構。
在這種思路引領下,落戶湛江的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和選址揭陽的中委合資廣東石化煉油項目上半年加速推進,這兩個項目都是世界級的煉化項目。兩大項目一東一西,不僅是當地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也將有力拉動全省經濟增長。
截至7月上旬,湛江中科煉化項目場地平整累計完成土方3024.5萬立方米,土方挖填總進度占整個場地平整工程總量的82.2%。而揭陽煉油項目已累計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廠區土地平整和強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10萬噸級成品油碼頭也已開工建設,后續施工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廣東省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能源、新材料、海工裝備等一批重大產業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啟動,逐步起到了穩定和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回升的作用。此外,全省36個省級產業轉移園區以及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中新知識城等一批重大平臺建設的加快推進,也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本報記者 張建民)
來源:中國化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