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下,依托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國家和市級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天津市薊縣苗木花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全縣現有苗木花卉種植面積4.5萬畝,育苗總量約3.2億株,年可出圃不同規格苗木花卉2.3億株,苗木花卉遠銷晉、冀、陜、遼等地,年交易額達6億元。薊縣已成為京津地區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
從產業發展的格局與整體情況看,苗木花卉成為薊縣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體現出明顯的發展特色。
一是苗木基地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目前,全縣苗木花卉面積超千畝的鄉鎮有6個,苗木花卉專業村60個。其中,僅邦均鎮、東二營鄉、白澗鎮三個鄉鎮有苗木專業村45個。初步形成了以邦均鎮為中心“一帶十區”的發展格局。另外,薊縣還在邦均鎮西南道村建成了一個占地面積600畝的天津中園四季苗木花卉專業批發市場,長期入住客戶380戶,零散戶2000戶,高峰期日交易額達50萬元,基本形成產供銷一體化。
二是種植結構和經營形式不斷創新。在苗木品種上,薊縣積極組織和引導種植戶進行品種改良和更新,加快名、優、特、新、奇品種的引進。目前,苗木品種已由原來的十幾個品種,發展到七葉樹、梓樹、美國紅楓等400多個名優品種。在種植結構上,苗木由小規格苗向成苗、大苗、珍品苗轉變。在經營形式上,苗木花卉產業實現了由種苗、販苗向承攬各種綠化工程轉變。目前,全縣有綠化公司39個,通過承攬各種綠化工程,實現年收入3000多萬元。農民自發成立的各種合作組織55個,苗木經紀人2500多人,形成了“公司+經紀人+農戶”的經營模式,拓寬了銷售渠道,保證了農民增收。
三是產業帶動作用顯著。在苗木產業自身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運輸、農資、勞動力等相關產業發展。目前,全縣從事苗木花卉及相關產業的人員達2.5萬人,運輸苗木的車輛有1400多輛,僅此項收入每年可達3800萬元;苗木產業每年拉動農藥、化肥等農資銷售850萬元。另外,在邦均和李莊子自發形成了兩個大的苗木勞務市場,擁有專職起苗、運苗的勞動力2000多人,每年促進農民增收1700多萬元。苗木花卉產業已成為薊縣促進農民增收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