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臨清農產品嘗到品牌標簽甜頭


    作者:丁毅    時間:2013-05-17





    “在沒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之前,臨清丁馬甲魚知名度較低,農民養殖的甲魚只能在聊城一帶銷售,且每公斤僅售120元左右。有時因為銷路不暢,還出現產品難賣的現象。自2007年丁馬甲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不僅暢銷省內外,而且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如今產品每公斤售價提高了10元,最高峰時每公斤的售價比以往要高出80元。”山東臨清水產局有關負責人日前介紹說。

    目前,丁馬甲魚已成為臨清的一大主導產業,養殖戶由原來的10多戶增加到100多戶,養殖面積由原來的13.33公頃增加到66.67公頃,年銷售額從5年前的4000多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2億多元。明年,山東漁業產業園區建成后,臨清丁馬甲魚的養殖面積將達到220公頃。

    牌子響了,不但銷路不愁,而且身價還漲了。近年來,臨清以加快“三品”認證為突破口,將“品牌印象”延伸到田間地頭,讓農產品貼上品牌。該市定期在集貿市場、田間地頭組織召開座談會,努力做到成熟一個品種、形成一個品牌。2012年,臨清新建標準化生產基地3066.67公頃,申報綠色食品24個。

    目前,該市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了2.48萬公頃,綠色食品總數有望突破30個(已認證23個)。眼下,該市已有古沙丘黃金梨、瑩雪果品、益合牛奶、禾興、寶峰等林果畜牧和農產品品牌,并引進了雪蓮特藕、保健南瓜、黃金梨等40多個國內外優良品種,這些產品不僅打入了北京、上海、濟南等大中城市,還遠銷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實現了鄉鄉有精品、鎮鎮有特色。

    為放大品牌的無形價值,臨清鼓勵涉農企業按“公司+合作社+農戶+品牌”模式,引導從事同類或相關特色農產品生產戶,借助品牌進入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市場營銷中,共享品牌效益。據介紹,范爾莊西瓜自2010年貼上沙質范爾莊、綠色無公害品牌后,不但消費者有了辨別真偽的依據,好西瓜也賣上了好價錢,而且靠著這個響當當的品牌,范爾莊西瓜還順利打進了濟南、青島、河北等地的大型超市。

    來源:中國質量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