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試點碳交易進入實操階段,交市場決定易價格


    時間:2013-03-08





    日前,廣東省重點企業歷史碳排放信息初始報告動員暨專題培訓大會在廣州舉行。電力、水泥、鋼鐵、石化行業的重點企業接受培訓,意味著廣東試點碳交易開始進入實操階段。羊城晚報記者從現場獲悉,原計劃于今年3月份發放的廣東首批企業碳排放配額推遲發放,最早或在今年上半年發放。

      碳排放配額可買可賣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京津滬深渝和廣東、湖北等“兩省五市”被列為碳交易試點。2012年,廣東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計劃到2015年形成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據介紹,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分三期安排,第一期2012年-2015年為試點試驗期,第二期2016年-2020年為試驗完善期,第三期2020年后為成熟運行期。第一期分三個階段開展,其中2013-2014年為碳交易實施階段。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長趙黛青告訴記者,企業實際排放量高于所持配額的,需在碳市場購買配額;低于所持配額的,富余的配額可以在碳市場出售或留存。在配額有效期內,控排企業剩余的年度配額經主管部門確認后,可轉為下年度使用,但不能預支下年度配額用于抵消本年度碳排放量。

      交易價格由市場決定

      據介紹,廣東碳交易試點僅針對二氧化碳。碳排放權的交易,是在主管部門制定的交易機構電子交易平臺,采取場內網絡電子競價方式進行交易。碳排放權配額的初始價格由省物價部門會同主管部門確定并公布,交易價格則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此外,建立漲跌幅限制等制度,以維護市場穩定。

      趙黛青表示,碳排放配額相對穩定,以便于企業進行規劃。記者了解到,廣東省將向“控排”企業發放2013年-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權配額。

      碳排放報告上半年出爐

      對于“碳排放配額”這個新鮮事物,眾多企業表示了濃厚興趣,昨天的培訓大會現場座無虛席。記者從現場了解到,3月中旬,企業將在企業報告系統進行在線填報,上半年企業碳排放報告或將出爐,也即意味著企業碳排放配額發放。

      中山大學教授余志告訴記者,碳排放報告分歷史信息初始報告和年度報告兩部分。其中,歷史信息初始報告是企業上報歷史排放信息,用于配額分配;年度報告是企業上報實際排放量,確定交易期末配額核銷量。據悉,今年4月23日前,2011年排放1萬噸二氧化碳或年綜合能源消費5000噸標準煤按統計數據及以上工業企業報送2010、2011、2012三年歷史碳排放信息。而對于2012年含2012年后新建投產或擴產后達到上述限額的企業,從達到限額次年開始報告碳排放。

      概念:碳排放交易機制

      記者從大會現場了解到,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為一種配額交易機制,即政府通過總量控制,向企業發放碳排放權配額,規定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額度,要求企業對其溫室氣體排放實行總量管理和減排。在碳排放交易機制的促進下,企業直接從市場購買配額抵消超額排放量。

    來源:羊城晚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