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面對宏觀環境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多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安徽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主動應對,及時出臺有關扶持政策,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取得了來之不易的良好成績,工業經濟總體呈現增速穩中有進、質量效益快速回升的局面,實現了彎道超越,為全省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建設美好安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日前,安徽省經信委主任趙炳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550.5億元,同比增長16.2%,增幅分別高于全國、中部地區6.2個和4.9個百分點,增速連續2個月居全國第3位,連續9個月居中部第1位。12月份當月增速16.4%,當月工業增加值突破700億元大關,達741.2億元,創歷史新高。
趙炳云說,安徽工業之所以以驕人的成績完美收官,是因為實行了五個“狠抓”。
一是狠抓工業經濟運行調節。建成了1800戶企業的經濟運行監測系統,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預警、早協調、早應對。強化生產要素協調,做好迎峰度夏期間煤電運供需保障,出臺鼓勵企業用電措施,對重點用電企業實行兩天一調度,及時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狠抓規模企業培育工作。對全省存量企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掌握企業發展動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育工作。各地出臺鼓勵企業上規模政策,對上規模企業給予一定支持獎勵,省里有關項目資金也重點向上規模企業傾斜,適時舉辦企業上規模申報工作培訓會議,全年凈增規模企業在全國位居前列,為穩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75戶,凈增2133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5012戶,比上年凈增856戶;產值超10億元的381戶,凈增38戶;超100億元的20戶,凈增2戶。
三是狠抓對企業的幫扶。省內龍頭企業抓“一企一策”,6949戶困難企業抓幫扶,僅困難企業幫扶一項就落實支持資金19.72億元,下拔各類補貼8.92億元,其中穩崗補貼3.52億元,特種就業補貼4.78億元,崗位培訓補貼0.61億元。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惠企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四是狠抓工業項目推進。落實與知名民營企業合作等項目,促使458個合同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加快1973個在建項目進度。確保年內200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開工、100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竣工投產。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2012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624.1億元,增長16.5%;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094.1億元,增長33.1%。
五是狠抓省產工業品促銷。在舉辦“安徽產品全國行”和省內“一月一促銷”活動基礎上,還舉辦大型煤機裝備展、電子元器件對接會、新產品和新材料展示等促銷活動。抓住年底銷售旺季,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擴大銷售。
地市經濟
蕪湖工業增加值首次躍上千億級臺階
蕪湖市經信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四清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說,2012年以來,在宏觀環境錯綜復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在蕪湖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蕪湖市經信委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扎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牢牢把握穩中求好、好中求快的總要求,實現了全市工業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
第一,經濟總量上新臺階。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233.85億元,同比增長17.3%,工業經濟總量跨越4000億元臺階,累計實現增加值1080.23億元,同比增長17.3%,工業增加值總量在全省第二,首次跨越千億元臺階,工業增速分別比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3和1.1個百分點。
第二,企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本年累計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94家,截至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1718家。全年工業產值超億元以上企業達到655家,比上年凈增168家,工業產值超10億元以上企業達到71家,工業產值超50億元以上達到7家,工業產值超100億元以上達到4家。
第三,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高新技術產品180個,新增國家級研發機構3家;新增省級研發機構27家;新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獲批建設特種電纜產業知名品牌示范區。
第四,主導產業發展加快。2012年,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實現增加值424億元,同比增長23%,比全市規模工業平均增速提高5.7個百分點。
第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新突破。2012年實現增加值242億元,增長35%,比全市規模工業平均增速提高17.7個百分點。
第六,工業節能降耗成效明顯。預計2012年我市萬元GDP能耗下降3.9%,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5%,超額完成省經信委下達的年度工業節能目標任務。
亳州大力推進“125工業振興計劃”
安徽省亳州市經信委主任沈振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在亳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經信委的精心指導下,全市經委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扎實推進“125工業振興計劃”,千方百計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工業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在總結2012年工業經濟快速穩步增長取得的成就時,沈振清談到以下幾大抓手。
一是抓穩增長,重協調,工業經濟運行穩健。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亳州市經信委堅持定期組織召開工業經濟形勢分析例會,加強運行情況研判,積極配合省經信委扎實做好工業結構全面轉型升級五大攻堅工作,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工業經濟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全年全市規模工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70億元,同比增長18.2%,增速連續8個月保持在18%以上,居全省第2位;全年凈增規模企業154家,規模企業數量達到554家。
二是抓項目,促投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切實加強對工業項目的調度管理。及時幫助協調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督促項目單位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量,促進早日投產見效。2012年,全市共實施工業項目470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86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居全省第5位;實施技術改造項目235個,完成技改投資77.2億元。發展后勁有了新增強。扎實推進與全國知名民企對接、皖粵經貿合作項目實施。截至目前,亳州市在全省與全國知名民企合作發展大會簽約合同項目99個,投資額165億元,開工項目88個,實際完成投資118億元。
三是抓園區,建平臺,發展基礎不斷鞏固。全市五大開發區、工業園區快速擴張,招商引資勢頭強勁,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5億元,同比增長53.5%。切實加快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采取月調度、季督查、年度考核,召開現場會,堅持每月編發工業功能區建設工作簡報等多種形式和辦法,形成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工作推進機制,強力推進了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到2012年底,全市31個鄉鎮工業功能區已有工業企業934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209家。為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亳州市經信委積極推動信息咨詢、人才培訓、信用評價、法律援助、市場開拓、協會商會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
四是重創新,促轉型,發展方式不斷轉變。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扎實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項目實施。2012年,全市列入全省技術創新導向計劃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7.7億元,全年完成投資7.8億元。深入開展技術開發與產學研合作。成功舉辦了全省產學研合作網上對接周活動,有5家企業實現技術合作,簽約金額3500萬元。
五是重服務,解難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扎實開展調研幫扶活動。定期深入縣區、鄉鎮、園區,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工業項目推進情況及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情況進行深入調研,掌握實情,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