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贛州市臍橙種植總面積178萬畝,總產量125萬噸,已成為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年產量世界第三、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被譽為“世界橙鄉”。
如果說“世界鎢都”、“稀土王國”的美譽,是大自然對贛南的厚愛,那么“世界橙鄉”、“中國第一橙”品牌,不僅有大自然的眷顧,更融入著贛南人奮斗的心血與汗水。贛南臍橙產業已成為贛州農業的支柱產業,成為贛南繼鎢和稀土之后的另一張“經濟名片”。
贛州有山地面積4560多萬畝,其中適宜種植果樹的緩坡山地達600萬畝,山地土質以紅壤為主,且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礦物質營養元素,具有種植柑橘特別是臍橙的優越氣候和土壤條件,是我國橙類適宜區和柑橘優勢帶。
40多年來,贛南人民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打青山綠水牌,唱生態農業戲,以臍橙為龍頭的贛南果業迅猛崛起。特別是近年來,贛州陸續實施了“建設世界著名臍橙主產區”、“培植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打造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等戰略,以臍橙為主的果業產業從一個單純的種植業發展成為一個集生產、倉儲、保鮮、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以果品分級打蠟處理、臍橙深加工生產鮮橙汁、果醋、臍橙糕、酸橙糕及臍橙酵素、護膚產品等深加工系列產品的產業加工體系,成為贛州最有特色、最有優勢和最具潛力、最具競爭力的農業主導產業。
近年來,贛州把產地和銷地,生產和銷售統籌考慮,尋求對策,將千家萬戶小生產組織起來投入到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中,積極引導和組織廣大果農、經銷商創辦果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果農+合作社+生產貯藏加工企業+總經銷商+批發市場+超市的連鎖化生產貯藏加工銷售新模式,有力促進市場營銷,推動產業發展。
贛州市還自2001年起連續8年舉辦中國贛州臍橙節,自2009年起連續4年舉辦中國贛州國際臍橙節,并承辦全國果樹良種場建設及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會和中國東盟柑橘質量標準與國際貿易論壇等大型節會活動。贛南臍橙隨節會東風,走出深山、飄香全國、享譽世界。
品牌是產業發展壯大的標志。為增強贛南臍橙市場競爭力,贛州市統一使用“贛南臍橙”品名,采取“統一品牌、商標各異、注明基地、保護產地、政府引導、統一管理”的辦法,精心打造“贛南臍橙”品牌。贛州市主持制定了贛南臍橙和臍橙國家標準。贛南臍橙被列入國家11大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稱號,被評為全國“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之首。贛南臍橙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價值超32億元,居柑橘類品牌第一。
2012年,贛南臍橙發展再迎利好消息。
2012年6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把贛南建設成為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做強臍橙產業,加快臍橙品種選育和改良,推進標準化、有機果園建設,支持貯藏、加工、物流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研究建立臍橙交易中心。對臍橙實行柑橘苗木補貼政策和“西果東送”政策。
江西將贛南臍橙產業列為全省重點扶持的20個農產品品牌之首,予以重點扶持。2012年7月,省政府專門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贛南臍橙產業發展的意見,圍繞構建和完善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貯藏加工、現代流通和安全防范“五大體系”,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科技支撐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著力促進贛南臍橙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全面提升贛南臍橙產業綜合競爭力。
意見明確了贛南臍橙產業發展目標,到2015年,贛南臍橙面積發展到200萬畝,產量達到300萬噸,果園標準化覆蓋率達80%以上,貯藏能力達到總產量的60%以上,商品化處理能力達到總產量的80%以上,精深加工能力達到總產量20%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優質臍橙產業基地。
據統計,目前贛州市建有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加工銷售企業192家,果品分級生產線194條,分級處理能力2295噸每小時,大型貯藏冷庫儲藏量20萬噸,簡易通風貯藏庫儲藏量56萬噸,大中型果品批發市場3個,橙汁加工企業3個。
2012年全市臍橙產業集群實現總產值80億元,其中鮮果產值40億元。臍橙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養殖、農資、采后商品化處理、貯藏加工、物流運輸、包裝印刷等關聯配套產業的發展,解決了24萬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全市23萬戶種植戶68萬果農直接受益,果農人均臍橙收入占家庭收入的85%以上。贛南臍橙已成為贛南蘇區名副其實的農業“當家樹”、農村“致富樹”和農民的“搖錢樹”。
在此期間,贛州市國稅系統深入宣傳、依法落實各項惠農稅收優惠政策,強化對臍橙出口企業出口退(免)稅政策宣傳與輔導。僅2012年全市國稅系統就依法為臍橙產業辦理“免抵退”稅307萬元。
來源:江西省國家稅務局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