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三角四省欲聯手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時間:2013-02-26





    2月23日,湘鄂贛皖四省省會城市8位“掌門人”武漢聚首,簽署《武漢共識》,欲聯手打造以長江中游城市群為依托的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其中,皖江城市帶加入長江中游城市群,有望打通長江中下游經濟帶,改變中部格局。合肥市長張慶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肥要做到“左顧右盼”和“左右逢源”。

      而合肥市一位官員表示,此次抱團合作的概念大于實質,最大作用在于從國家層面爭取到支持政策。

      長江中游城市群擴容

      去年底,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江西九江調研時提出把安徽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議,得到安徽和中三角省市積極響應。

      本次會議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武漢共識》,包括1個頂層設計框架協議和11個子協議。其中提到,四市將在區域發展戰略、自主創新、工業分工協作、擴大內需和市場開放、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文化旅游強區、公共服務共享區、社會保險行情 專區平臺等9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武漢共識》的核心起草人之一、武漢市發改委主任吳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四市近鄰成兄弟,抱團發展的重要和影響不可估量。

      此前“中四角”提法,在此次活動中主要以“中三角四省會”的概念提出。湖北省社科院一位專家提出,不管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都是經濟意義上的概念,而非地理上的三角洲概念,中三角已經有知名度了,所以官方還是說的是“中三角”。

      但合肥的參與無疑將改變中三角的格局。2010年,合肥加入“長三角”,現在又聯手中部,張慶軍對此稱:合肥是中部的成員,也是長三角的成員,合肥將在中部城市集群中發揮特殊的作用,即發揮連接東部和西部的橋梁紐帶作用。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亦表示,合肥的加入,有利于連接長三角和中三角,打通整個長江中下游經濟帶。 “當然,一切還待國家正式認可。”

      目前,國務院認可的長江中游城市群范圍,主要包括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此次合肥加入中三角,意味著長江中游城市群將擴容。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目前中部六省有兩大城市群,北方是中原城市群,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南方的中三角城市群,還需要進一步的擴大合作空間,此次皖江城市帶加入中三角,必將進一步推動其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

      如何“整合”?

      《武漢共識》確定,長江中游城市群四個省會城市將建立市際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定期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同時,各市分別組建領導小組,建立四城市對接機制。不過,四城如何“整合”,仍是當前的最大的難點。

      作為項目引進、產業布局等方面存在同質化的中部四省份,長沙市市長張劍飛在會上談起四城的競爭關系時表示:要避免由此帶來的惡性競爭,合作與競爭之間不是簡單的對立關系,有序競爭也是一種合作。

      此前湖南省社科院有專家提出,早些年在做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時,湖北方面有“以武漢為龍頭”的提法。武漢市長唐良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并強調:“打造中三角,挺進第四極,需要跳集體舞,是大家一起跳。”

      在具體項目合作上,合肥市商務局局長藍天表示,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其他的都應該讓市場去發揮作用。“有競爭,才有效率。”

      藍天認為,此次抱團合作概念更重要,有了這個概念,可在現有條件下,爭取中央各方面關注,通過提高知名度,在全球范圍內爭取各方資源。

      藍天亦表示,合肥加入長江中游城市群,并非一時靈機一動,而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環渤海,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在哪里?中部是最具優勢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www.色五月.com